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武鄉 (台灣)
臺灣臺東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武鄉(排灣語:Palangoe[1]/Panglui;臺灣話:Tāi-bú-hiong;客家話:Thai-vú-hiông),舊稱「巴塱衛」,位於臺灣臺東縣南端,中央山脈南段,北鄰太麻里鄉,西及南側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境地形南北狹長,可耕地較少[2]。族群結構上為漢人與原住民各約佔一半,原住民族以排灣族為主[3]。
大武鄉的經濟產業主要為農業與漁業,並有鳳梨、香菇、小米、紅藜、樹豆與洛神花等農特產[4]。台9線(南迴公路)南北貫穿全境,由於位居北方臺東市區與西部高屏地區之間,且有數條支道可連接較偏內陸的聚落,因此交通地位重要[5]。
Remove ads
歷史
大武鄉早期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舊稱「巴塱衛」,排灣族語意即「拿棒子打」。早年排灣族自山區移居大武溪口附近時,為避開無法利用的沼澤、溼地,便會以棒子敲打加以鑑定,故得名。
日治時期,將此地易名為「大武」,於1920年設置區役場,1937年改設大武庄,劃歸台東廳台東郡管轄。戰後合併原台東郡蕃地部份設台東縣大武鄉,1946年將山地部分劃分出來,另設達仁鄉至今。
地理
大武鄉在氣候分類上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大武鄉處於臺灣東部,而花東地區夏季常有焚風,使得大武鄉有數次成為臺灣最高溫的地區。站史最高溫為40.2 °C(104.4 °F),於2020年7月25日測得[6];最低溫為10.0 °C(50.0 °F),於1958年2月14日錄得[7]。根據大武氣象站測得數據以下:
根據臺東縣太麻里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大武鄉戶數約2.5千戶,人口約5.5千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大武村與南興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414人與598人[8]。
Remove ads
政治
屆次 | 姓名 | 黨籍 | 備註 |
1 | 許兩家 | ||
2 | |||
3 | 黃梅如 | ||
4 | |||
5 | 許兩家 | ||
6 | |||
7 | 陳登科 | ||
8 | |||
9 | 陳芝 | ||
10 | |||
11 | 鍾明祥 | ||
12 | |||
13 | 王政國 | ||
14 | 王福源 | ||
15 | 吳仲民 | ||
16 | 趙世崇 | 因案請辭[10] | |
趙宏翰 | 補選 | ||
17 | 趙世崇子 | ||
18 | 黃建賓 | ![]() |
|
19 | 轉任立委 | ||
趙世崇 | 代理[11][12] | ||
王景昌 | ![]() |
補選 |
大武鄉公所是大武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大武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臺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大武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2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13]。
大武鄉民代表會是大武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大武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大武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4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4]。
行政區劃[15]
大武鄉行政區劃 |
Remove ads
教育
- 台東縣立大武國民中學
- 台東縣大武鄉大武國民小學
-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國民小學
- 台東縣大武鄉尚武國民小學
-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國民小學愛國埔分校
醫療
大武鄉境內的醫療機構有位於大武村的「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其前身為「大武衛生所」,後於2020年升格迄今[16]。而距大武鄉最近的公立醫院,為位於北方臺東市的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與大武鄉相距約60公里。
交通
旅遊

- 金龍湖
- 大武漁港
- 浸水營古道
- 1314號的藍(南迴藝術季)
- 七娘宮
- 北隆宮
- 大武之心南迴驛休息站
- 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 大武濱海公園
- 9420濱海休憩區
- 大鳥遊憩區[17]
特產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