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社造
最为古老的日本神社建筑风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社造(大社造,Taisha-zukuri或Ōyashiro-zukuri)是最為古老的日本神社建築風格,得名於出雲大社本殿(聖堂)。與伊勢神宮的神明造建築風格類似,千木、鰹木和古代建築特色一起裝飾著大社造的樹皮屋頂,如山牆端支柱和單一立柱(真御柱(真の御柱,shin no mihashira))[1]。本殿的地板被支柱墊高。和神明造與住吉造建築風格一樣,大社造湧現於佛教傳入日本之前。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歷史
古代神社根據住所(出雲大社)[2][3]或倉庫(伊勢神宮)的風格進行建設[2][4]。這些建築均有著山牆、高架地板和板牆元素,蘆葦或扁柏樹皮作為蓋設茅屋屋頂的材料。早期神社沒有供禮拜的空間[2]。當時共有三種重要的神社建築風格:大社造、神明造與住吉造[5],分別應用於出雲大社、仁科神明宮和住吉大社的建設,每種建築風格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552年[6]。根據式年遷宮祭的傳統,每幢建築及神廟需在一段時間後按照原有的風格重建。因此,古老的日式建築風格才得以延續至今日。
結構

出雲大社本殿隨時間的推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規模極大地縮減,結構也有了改變[7]。現今,出雲大社是一個大小為2x2間[8],有著山形牆的建築,入口位於山牆端處(稱作妻入造(妻入造,tsumairi)) 。與伊勢神宮類似,出雲大社的柏樹皮頂上也有著純裝飾用的柱子:千木(豎直方向)和鰹木(水平方向),此外還有山牆端柱和中心支柱(心御柱(心の御柱,shin no mihashira))[7]。心御柱的直徑為10.9厘米,無結構用途,人們認為其僅僅具有宗教意義[9]。外部的階梯則由獨立的樹皮屋頂覆蓋(參見圖庫插圖)。

本殿內部是一片正方形區域,分成四個相同大小的部分,每個部分被15塊疊蓆覆蓋。建築平面圖與漢字「田」一致,可能寓意著與豐收儀式有關[9]。
由於本殿地板與地面有著一定距離,本殿本身被認為起源於帶有高架地板的穀倉,如靜岡縣登呂遺址的糧倉[9]。
現存最古老的大社造風格建築是島根縣松江市的神魂神社,建造於公元1582年,現已被政府宣布為日本國寶[7]。神魂神社雖比出雲大社小,但有著更粗的支柱。神魂神社相比出雲大社更深、地板更高且完全不同。神魂神社可能象徵著更老的建築風格[7]。
Remove ads
圖庫
-
出雲大社本殿的正視圖和側視圖
-
背景中可見本殿
-
出雲大社的屋頂
腳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