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興寺 (海南郡)
韓國全羅南道的佛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興寺(韓語:대흥사/大興寺 Daeheungsa)位於韓國全羅南道海南郡,相傳建於高麗王朝(918年-1392年)時期之前,但具體創建年分已不可考[1]。2009年12月,大興寺被列為韓國指定史蹟第508號[2]。2018年大興寺與其他六座山寺以「山寺,韓國的山中寺院」名稱申請,獲得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成為韓國第13個世界遺產[3]。
Remove ads
簡介
大興寺位於全羅南道海南郡三山面的頭輪山,原名大芚寺(대둔사),根據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的考證,推測創建於9世紀後半[4]:125。大芚寺在朝鮮日治時期改名為大興寺,寺內有多件禪宗大師休靜(西山大師)的相關文物,包括西山大師塔、西山大師遺物、西山大師行草精選四家錄等[5]。
休靜(휴정,1520-1604)字玄應,號清虛,久住平安道妙香山,又稱妙香山人、西山大師[6]:19/1_338。西山大師為朝鮮王朝時期著名禪宗僧侶,萬曆朝鮮之役[註 1]時,朝鮮宣祖二十五年(西元1592年)西山大師受國王的特命,擔任朝鮮八道僧軍大將都總攝,當時西山大師已73歲,他向全國發布檄文,招集了1,500名僧軍抵抗日本的侵略[9],而後朝鮮正祖親自題寫銘文,稱頌西山大師的忠節[10]。
大興寺的建築經過多次毀壞與重建,現存建築為19世紀重建。在建築布局上,分為北院與南院,北院以大雄殿為中心,有冥府殿、應真殿、山神閣、白雪堂、青雲堂;南院以千佛殿為中心,有龍華堂、駕虛樓、奉香閣、東國禪院、宗務所等[9]。大興寺內有供奉西山大師畫像與遺物的表忠祠、韓國茶的產地一枝庵、韓國茶聖草衣禪師與書法家金正喜等朝鮮時代名士的書法作品[5]。
Remove ads
重要文化財

北彌勒庵磨崖如來座像(韓語:북미륵암 마애여래좌상)為位於大興寺北彌勒庵的如來座像,其為在花崗岩面上以浮雕手法雕刻的摩崖石刻,推測為高麗王朝時期作品,高4.2公尺,寬2.7公尺。其雕刻的風格類似慶州石窟庵內部龕室的菩薩像,披在肩上的長袍的紋路處理方式則類似到彼岸寺的鐵造毘盧遮那佛坐像(國寶第63號)。北彌勒庵磨崖如來座像在2005年9月被韓國文化財廳列為國寶第308號[11]。
除了北彌勒庵磨崖如來座像之外,大興寺有9項比韓國國寶次一級的韓國寶物,分別為:
Remove ads
世界遺產登錄
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2018年6月至7月,於巴林首都麥納瑪召開,由韓國申報的項目「山寺,韓國的山中寺院」經大會通過,成為韓國第13個世界遺產[19],大興寺的世界遺產編號為1562-007號。[3]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