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辯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辩论
Remove ads

大辯論(西班牙語:El Gran Debate)是古巴歷史上一個的時期,由後世歷史學家命名,是指1962年—1965年關於古巴未來經濟政策的公開辯論。

Thumb
1965年,在哈瓦那機場切·格瓦拉站在最右邊,正在會見他的主要意識形態對手卡洛斯·拉斐爾·羅德里格斯(站在中間)。菲德爾·卡斯楚阿萊達·馬奇站在左側,奧斯瓦爾多·多爾蒂科斯·托拉多站在中間偏右位置。

這場辯論始於1962年,當時古巴因多年的內部經濟問題、美國制裁以及專業人才大量外逃而陷入經濟危機。面對困境,菲德爾·卡斯楚於1962年邀請世界各地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參與辯論,圍繞兩個主要主題展開討論。其中一個主題由切·格瓦拉提出,主張古巴可以跳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之間的過渡階段,直接建設工業化共產主義社會,前提是完善主觀條件,即公眾意識的提升與先鋒隊的行動。另一個主題由人民社會黨提出,認為古巴必須經歷一個實行混合經濟的過渡階段,應先將以蔗糖為主的經濟體制盈利化,待時機成熟後再建設共產主義社會。最終,菲德爾·卡斯楚在實踐中採納兩方的部分思想。他採用格瓦拉提出的道德激勵機制來鼓舞工人,而在經濟上則放棄工業化,轉而更加專注於發展蔗糖經濟[1][2][3]

這場大辯論最終形成一種折中政策:卡斯楚用道德激勵措施而非物質激勵措施激發工人積極性,同時將國家經濟重心放在蔗糖生產上。這些政策最終導致「革命攻勢」,即旨在到1970年實現1000萬噸糖產量的全國性經濟動員。然而,這一目標最終失敗,並引發古巴國內政治路線的重新調整[4]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