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連工業大學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連工業大學位於遼寧省大連市,學校創建於1958年,原名大連輕工業學院,而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業、紡織為特色的高等學校。1998年轉制為以遼寧省為主,中央與地方共建的管理體制。2007年3月,大連輕工業學院更名為大連工業大學。

截止2014年7月,學校總占地面積1064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圖書館有紙質藏書59.2萬冊;截至2021年5月,學校設有15個學院(部),49個普通本科專業;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專任教師850餘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3000餘人、研究生3000餘人。
Remove ads
學校歷史
- 瀋陽輕工業學院
遼寧省瀋陽市政府決定成立瀋陽輕工業學院,1958年7月22日開始籌建,1958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當時,設有紡織、印染、人造纖維、化工、釀造等五個本科專業。
1958年12月,遼寧省委決定停辦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併入瀋陽輕工業學院。
1959年春,學院轉隸屬於遼寧省輕工業廳。1961年10月,營口海水化工專科學校併入瀋陽輕工業學院,稱營口分院。
1962年8月,遼寧紡織專科學校停辦,學生和部分教師併入瀋陽輕工業學院。
文革時期,遼寧省先後撤消65所院校,由於瀋陽輕工業學院特色鮮明,培養的人才為社會所急需,成為被保留的25所院校之一。
1970月1月——1970年12月,瀋陽輕工業學院搬遷到寬甸縣,1970年,由省市革委會領導,以旅大為主。
- 大連輕工業學院
1970年12月,大連輕工業學校併入,更名為大連輕工業學院。
1973年2月起,由遼寧省第一輕工業局領導。1978年8月,由輕工業部和遼寧省雙重領導,以輕工業部為主。
1998年由輕工業部劃歸遼寧省管理。1999年10月25日,遼寧紡織工業學校、遼寧紡織工業學校中日服裝藝術分校併入大連輕工業學院。
- 大連工業大學
2007年3月16日,更名為大連工業大學。[1]
2017年1月,大連工業大學入選遼寧省「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
2021年6月23日,加入中國-烏克蘭大學聯盟。[3]
Remove ads
辦學規模
據學校2020年1月官網顯示,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4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400餘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30餘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遼寧省高校「攀登學者」2人,遼寧省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6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4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5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3人,遼寧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百人層次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3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專職)
-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服裝設計與工程教學團隊
- 省級教學團隊(5個):藝術設計生態教學團隊(2007)、服裝設計與工程教學團隊、無機材料教學團隊(2008)、工程圖學教學團隊、輕化工程工藝教學團隊(2009)
大連工業大學優秀教師人才一覽表[4]
- 質量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服裝設計與工程[5]
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6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光源與照明、包裝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遼寧省特色專業(7個):生物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5個):包裝工程、紡織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
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輕化工程、視覺傳達設計等
省級示範專業(6個):食品科學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服裝工藝技術、電腦藝術設計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食品學院與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與大連合成纖維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工程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申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服裝設計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藝術設計生態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服裝設計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無機材料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輕工技術與環境保護實驗教學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
遼寧省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5個):大連工業大學-大連合成纖維研究設計院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連工業大學-義烏市創意園文科實踐教育基地等
國家級精品課程:計算方法(2009)
省級精品課程:創業訓練、經濟學、高等有機化學、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工程圖學、工程製圖、機械設計基礎、無機材料物理化學(無機材料科學基礎)、計算機控制技術、模擬電路、大學計算機基礎、織物結構學、針織服裝設計學、包裝材料學、有機化學實驗、服裝立體設計、設計原理、形態構成、形態認知、服裝表演學等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製漿造紙污染控制》、《形態認知系列教材》
- 教學成果
2021年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
Remove ads
截至2021年5月,學校設有15個學院(部),49個普通本科專業、3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3個全英文授課本科專業(來華留學)。[1]
2022年2月,學校新增日語專業、功能材料專業、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生物製藥專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生物質能源與材料專業。[6]
Remove ads
截止2020年6月,學校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9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1個藝術碩士、1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生物學、機械工程 、光學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美術學、藝術學、設計學
工程碩士(9個):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工程、化學工程、紡織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5個):發酵工程、紡織工程、製漿造紙工程、食品科學、設計藝術學
遼寧省高校一流特色學科(3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遼寧省高校一流特色培育學科項目(1個):設計學
Remove ads
大連工業大學與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法國北加萊公立高等美術學院、日本立命館大學、日本北陸先端科技大學院大學等大學開展校際交流本科生「2+2」項目、本科生「3+1」項目、研究生「2+1」項目、研究生「1+1+1」項目、本碩連讀項目、短期互換生項目、國家公派留學等項目。
2022年,學校獲批並開展教育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
學術研究
- 國家級研究平台
- 省級科研平台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大連市科研平台
Remove ads
- 館藏資源
截至截止到2020年底,館藏總量近90萬冊。購進20餘個中外文資料庫,電子圖書158萬多種,並自建了本校特色資料庫。[8]
- 學術期刊
學校主辦《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學校文化[9]
博學精思,篤行致新
「博學精思」,意即做學問者要博採眾長,集思廣益,縝密思考,精益求精。
「博學」,最早見於《論語》:「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說,君子要掌握廣博知識,並用禮規範自己的言行,方能不悖做人之道。其後,《禮記》又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謂善學之人,廣學博識、審時度勢、慎終追遠、明辨是非、篤行不悖。博學,就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讀書治學,必須廣泛的獵取,打好牢固基礎,方可循序漸進,拾級而上,最後達到光輝的頂點。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寬容才能兼容並包,具有開放胸襟和世界眼光。
「精思」,就要一絲不苟,就要刨根問底,就要窮追不捨。常言道:「思不斷者必出新。」《論語》上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化。所以要善於思考,從人類知識寶庫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判美析理,求真棄假。
「篤行致新」,意即學以致用,勇於實踐,不斷創新,努力達到最好。
「篤行」,孔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篤,為誠篤、忠實,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行之意。人生天地之間,做誠實、守信、忠厚之人,是最重要的事情。篤行就是要身體力行,擇善而行,踏實前行。篤行就是強調實踐,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致新」,致者,達到也。新者,更新,創新。致新的意思就是追求、達到更新、更高的境界。要創新,就要「揚棄」——揚優良傳統,棄陳規陋習,科學發展,與時俱進。致新是篤行的升華,是博學精思付諸於實踐的最高境界。在選擇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追求卓越。
「博學精思,篤行致新」,前一句強調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後一句強調如何做人,如何實踐。用「博學精思,篤行致新」作為新時期的校訓,有利於鑄就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流傳百世的大學精神,也是我校「以人為本、強化內涵、彰顯特色、開拓致新」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
Remove ads
明德 勵志 守正 求實
明德: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高等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發揮好教育的引導作用,拂塵去蔽,滌淨廣大青年的內心,使其通過內修外練,繼承和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勵志:源於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廣大青年提出的要求,即「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勵志」為校風,旨在倡導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培養奮鬥精神,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守正:出自成語「守正出奇」,即恪守正道,具體為:守學問之正,繼承前人成果,養成嚴謹的學風;守處世之正,為人處世當誠實平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守行事之正,嚴謹行事,一絲不苟。
求實:源於對學校腳踏實地辦學歷史傳統的凝練,旨在倡導遵循與探究事物發展規律的「求真務實」態度和踏踏實實嚴謹務實的作風。
「明德」「勵志」側重精神層面,「守正」「求實」側重實踐層面,組合在一起成為知行合一的價值觀導向。
學校校徽外輪廓為圓形,顏色為藍色,包含學校中英文全稱及主體圖形等主要元素,其中中文校名由郭沫若題詞拼掇而成;主體圖形以「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的首字母「 D 」、「 P 」、「 U 」為構成元素;下方的阿拉伯數字「 1958 」為學校建校年代。
爭議事件
2025年7月8日,大連工業大學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公告,擬對一名女生作出開除學籍的處分,理由為其「2024年12月16日的不當行為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公告中公開了該女生的完整姓名,此舉引發輿論關注與爭議。[10][11][12]
據《極目新聞》和《上游新聞》等媒體報道,該事件涉及該女生與一名烏克蘭籍電競選手之間的不正當交往,事件相關內容在網絡平台傳播,引發爭議。《極目新聞》援引律師觀點指出,校方在處分公告中公開學生姓名,可能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信息保護與人格權,涉嫌侵犯隱私權,並可能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10]
《上游新聞》報道中援引律師分析稱,該事件至少存在三大爭議點,包括校方信息公開是否過度、處分依據是否充分透明、以及是否存在因輿情壓力而加重處罰的問題。[11]有觀點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42條和《憲法》第38條,學校應尊重並保障學生的基本權利,處分應當程序正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11]
截至目前,尚無公開信息顯示涉事烏克蘭籍電競選手受到法律追責。《聯合早報》指出,該事件引發部分網友對「處分對象僅限校內一方」的討論。[12]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2022年)[13]
歷任領導[14]
知名校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