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陸碰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陸碰撞(英語:continental collision) 是一種在會聚邊界的板塊構造運動。 這個運動開始於兩塊陸殼中間隔著一塊洋殼,一塊陸殼邊緣具有俯衝帶,而中間的洋殼就在俯衝帶下沉消失。在陸殼邊緣形成火山弧,如同現今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脈[1][2]。大洋地殼薄(約 6 公里厚)且緻密(約 3.3 g/cm³),由玄武岩、輝長岩和橄欖岩組成。因此,大多數洋殼在海溝處很容易俯衝。相比之下,大陸地殼較厚(約 45 公里厚)且有浮力,主要由花崗岩組成(平均密度約為 2.5 克/立方厘米)[3]

當另一陸地殼隨著下沉板塊到達海溝時,因陸地密度低抵抗俯衝,就和對方地殼碰撞。俯衝慢慢停止,火山弧也停止活動。在原海溝的地方造成海岸山脈。原海溝的位置成為也標誌著兩個地殼之間縫合帶。在縫合帶常有蛇綠岩套,代表原先海洋地殼和地函岩石的碎片[2]

參看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