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雄的日本誕生
第10部哆啦A夢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哆啦A夢:大雄的日本誕生》(日語: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日本誕生),是於1988年10月到1989年3月連載於月刊《快樂快樂月刊》上的《哆啦A夢》大長篇作品,於1989年3月11日公映。這是第九部哆啦A夢大長篇,也是第十部哆啦A夢電影作品,併映作品為《哆啦美與迷你哆啦SOS》。故事發生於七萬年前尚處於更新世的中國大陸和日本。本片創下的票房紀錄在藤子·F·不二雄在世時期未被打破。
本片曾創下哆啦A夢影史上最高觀影人數記錄(420萬人),亦即若計入通貨膨脹影響,本電影曾是系列作中票房最高的一部,這個紀錄保持了29年(1989~2018),直到2018年《大雄的金銀島》上映後才終於被打破。本作的重製版本是2016年上映的《新·大雄的日本誕生》。
Remove ads
故事概要
本劇背景是七萬年前的歐亞大陸(當時冰河期,日本、中國為陸連狀態)。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太過不順,加上空地也無法玩耍,大雄和他的夥伴哆啦A夢、小夫、胖虎和靜香決定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離家出走。同時,由於發生時空錯亂,一名名叫克克魯的遠古部落「光明族」來到20世紀的東京,後被大雄等發現,帶到七萬年前。原來光明族被黑暗族侵略,而黑暗族的首領是來自未來世界的厲卡松比,他妄圖改變世界歷史,但是在時光巡邏隊的協助下,最後厲卡松比的陰謀破產,而克克魯與光明族定居日本,成為日本人的始祖。
人物介紹/配音員
香港方面,於1986年至1990年間有購入其中6部電影系列作的無綫電視(TVB)並沒有製作此電影之粵語配音版,僅有的版本為為1993年由「歷紹行」推出的錄影帶及鐳射影碟,當中「叮噹」一角電視版常任配音員由林保全聲演。
- 香港:林保全(叮噹)
Remove ads
製作人員
- 監督:芝山努
- 腳本:藤子・F・不二雄
- 演出助手:安藤敏彥、平井峰太郎
- 作畫監督:富永貞義
- 美術設定:川本徵平
- 美術監督:沼井信朗
- 色彩設計:野中幸子
- 撮影監督:斎藤秋男
- 特殊撮影:三澤勝治
- 編輯:渡瀬祐子、林美都子、井上和夫
- 録音監督:浦上靖夫
- 效果:柏原満
- 音樂:菊池俊輔
- 監修:楠部大吉郎
- 製作擔當:市川芳彥
- 製片人:別紙壯一、山田俊秀、小泉美明、波多野正美
- 製作協助:藤子工作室、旭通信社
- 製作:SHIN-EI動畫、小學館、朝日電視台
評價
與《大雄與動物行星》並列、該電影是少數評價超過原著的大長篇作品。雄壯的故事與最後的離別景色,對於以低年齡層為觀賞中心的《哆啦A夢》電影來說相當自豪。(這部作品也是《哆啦A夢》的作者藤子先生死後的追悼放送電影。)
一方面也有人批評該故事的構成上不夠完備(在故事中,大雄和哆啦A夢根據克克魯的指引來到的是已經被厲卡松比破壞後的村莊,有人質疑為什麼不去破壞前的村莊)。而認為早期《哆啦A夢》電影才是王牌電影的哆啦A夢迷們對這部電影也多有批判。也有人批評該故事丟失了大長篇系列中哆啦A夢和他的夥伴們之間的友情與團結,也忽略了哆啦A夢和大雄等的努力,將重點放在時間巡邏隊上。
小知識
主題歌
遊戲作品
- 《哆啦A夢 迷宮大作戰》(日文:ドラえもん 迷宮大作戦)-機種:PCE,媒體:HuCARD,發售日期:1989年10月31日,售價:4900日圓,開發:Hudson
- 《哆啦A夢 巨尊比的反擊》(日文:ドラえもん ギガゾンビの逆襲)-機種:FC,類型:RPG,發售日期:1990年9月14日,開發:ハイマックス研究開発センター、Red Company,發售:Epoch
參考及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