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青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青鲨
Remove ads

大青鯊學名Prionace glauca),或稱鋸峰齒鯊藍鯊水鯊[3],是真鯊科大青鯊屬唯一一種,見於溫帶熱帶遠洋區中;喜冷,因而在墨西哥灣亞德里亞海紅海中未有發現。大青鯊以長距離遷徙著稱,例如從新英格蘭南美洲

快速預覽 保護狀況, 科學分類 ...

大青鯊是卵胎生,一次可生4到100隻幼鯊;通常按性別和體形分群。一般情況下其行動較為遲緩,但在必要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前進;雖然有機會時完全有能力捕捉到更大的獵物,其主要食物來源仍是魚和槍烏賊

Remove ads

分布範圍

全球範圍內,大青鯊生活在熱帶或溫帶大洋中,從水面至水下350米處的海水上層。其在溫帶海域的分布更靠近海岸,可以被潛水者觀察到。在熱帶海域則出現在更深處。其分布範圍最北可達挪威,最南可達智利,在太平洋中以20°N至20°S間。大青鯊其最適宜的水溫在7—16℃,但在21℃或更高水溫中仍可生存。大青鯊會有規律地由大西洋開始沿盛行洋流遷徙。

外形

大青鯊體長可以達到3.7公尺,但一般為1.8到2.4公尺;太平洋中的大青鯊體形普遍較小,一般不超過2米。通常60—80公斤,有記錄的最大個體重達205公斤。有細長的胸鰭,體背深青,兩側顏色略淺,腹部白色;其體徵獨特,沒有典型的混淆物種。

食物來源

槍烏賊是大青鯊的主要獵物,但也包括烏賊章魚龍蝦無脊椎動物,以及大量硬骨魚,小型鯊魚哺乳動物腐肉等。有時也以海鳥為食。在捕獲的大青鯊的胃中有脂發現,也有發現大青鯊從漁船拖網中取食鱈魚的現象。

繁殖

Thumb
大青鯊

大青鯊為卵胎生動物,有卵黃囊胎盤,母鯊妊娠期為9—12個月,每胎可生4—100隻幼體;雌性個體在5—6歲時成熟,雄性則在4—5歲。目前普遍認為雄性在求偶過程中會咬雌性,因而成年大青鯊個體可根據其是否有齧痕來鑑定其性別;為適應這種交配方式,雌性大青鯊演化出了比雄性厚3倍的皮層。

人類影響

大青鯊是目前世界上被捕殺最多的鯊魚品種,據估計,每年有1000—2000萬大青鯊個體遭漁網之災。其肉、肝可熏制、醃製或製成魚粉後可食用,但利用率不高;鯊皮可用於皮革製品;鰭可熬製魚翅湯;鯊可用於提煉魚肝油。在台灣其切片又常以白旗魚的名稱販售[4][5][6]

大青鯊也偶爾被用於娛樂表演活動,並經常被商業捕魚者捕捉劍魚金槍魚時誤捉。由於大青鯊不常冒險靠近海岸,因而大多數人類與其相遇的情況發生在遠海區,也曾有過數次大青鯊襲擊人類或小型船的紀錄。

流行文化

瑞典IKEA宜家家居公司以藍鯊為原型,設計了一款命名為Blåhaj瑞典語發音:[ˈbloːhaj],意為「藍鯊」)的絨毛玩具,希望改變兒童與流行文化對鯊魚兇殘危險的印象。該絨毛玩具以再生聚酯填充,長100公分,由宜家家居在全球生產銷售,療癒親人的外觀使其在2017年成為全球流行的網路迷因,也成為部分地區的明星商品與吉祥物。[7]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