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下郡國利病書

顾炎武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下郡國利病書》,明朝地方誌書輯錄,共120卷,是明末清初顧炎武撰。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地理類。

明亡後,顧炎武游蘇杭、兩淮,十謁明十三陵,足跡遍及全中國,旅途中以一騾二馬載著應用書籍隨行,一路「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1],「先取一統志,後取各省府州縣誌,後取二十一史,參互書之,幾閱志書一千餘部。」[2]

寫成《別錄》,是一部地理志長編,晚年將此書一分為二:「一為輿地之記,一為利病之書」,第一部書名《肇域志》,第二部是《天下郡國利病書》。

天下郡國利病書重點在於政事,概分兵防、賦稅、水利三部份,以講究郡國利病貫穿全書。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稱此書為「政治地理學」。

乾隆五十四年(1789),黃丕烈張秋塘手中購得《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稿。[3]

光緒三十二年(1906)八月十五日,葉昌熾在蘇州看到吳訥士收藏的《利病書》初稿[4]

宣統元年(1909),方還王頌文在吳家發現《利病書》原稿,吳訥士後人將原稿贈崑山圖書館收藏。[5]

Remove ads

注釋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