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舟八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舟八號貨運飛船是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的第八次飛行任務[1][2],於2024年11月15日23時13分許從中國文昌太空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發射[3][4][5]。並採取3小時快速自主交會對接方案,於11月16日凌晨02時32分許與空間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6][7][8]。2025年7月8日,天舟八號撤離太空站組合體;7月9日,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任務結束。
執行本次任務的天舟八號飛船是天宮空間站的第十七個對接組件、第十五艘到訪太空飛行器以及第七艘無人貨運飛船,該飛船同時也是自天舟六號起的新一批次六艘飛船中的第三艘。本次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工程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後的第三次貨運補給任務[9]。
自天舟八號任務起,為適應載人太空飛行工程應急發射專項要求,天舟飛船任務增加設置一枚備用的長七火箭以及貨運飛船(天舟九號),可在3個月內完成應急發射任務。[10][11][12]
Remove ads
任務歷史
- 2024年9月6日,颱風摩羯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陸。此時天舟八號已經進入文昌太空發射場,正在開展總裝測試工作。受其影響,天舟八號任務由2024年9~10月調整至2024年11月中旬發射,也從神舟十九號的前序任務變為了後序任務。[13]受此影響,天舟八號任務的任務標識也進行了適應性調整。[14]
- 2024年11月13日,天舟八號貨運飛船與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組合體垂直轉運至發射區。[15]
- 2024年11月15日23時13分,天舟八號於文昌太空發射場發射。[16]
- 2024年11月16日02時32分,天舟八號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太空站天和核心艙後向埠。[16]
- 2025年7月8日15時09分,天舟八號從太空站組合體撤離轉入獨立飛行階段。
- 2025年7月9日6時42分,天舟八號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預定安全海域。[17]
運載物
天舟八號攜帶了總重約6公噸左右的物資補給,共247件貨物。其中包括服裝、食品、日用品等生活物資、平台設備、推進劑和科學載荷,可共3名太空人連續9個月的在軌工作和生活。物資中還包括春節年貨等節日禮包,以及太空人為自己所準備的一些私人物品等[18]。
本次任務搭載了約458公斤的科學實驗物資[19],這些物資約有80餘件產品,囊括了實驗載荷、實驗單元及樣品、實驗耗材、備品備件等在軌實驗保障物資和共用支持類應用物資[20]。計畫將用於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以及空間應用新技術試驗等領域的36項太空科學實驗,承研單位包括30個研究所、大學及公司[21]。此外,天舟八號還首次搭載了諸如果蠅實驗盒、月壤磚等新的實驗設施[22][23][24]。
經過改進後的天舟八號貨運飛船相較此前發射的天舟六號、天舟七號飛船增加了約200多升的裝載空間以及100多公斤的載貨量[25],是截至其發射時運載能力最強的貨運飛船[26]。
Remove ads
任務標識
天舟八號任務標識在2023年8月31日至9月30日面向全社會徵集[27],10月28日至11月5日對5個候選方案開展網絡投票[28],11月19日選定方案。天舟八號任務標識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批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任務標識之一。
天舟八號任務標識設計者為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空間科技資訊研究所北京神舟航太文化創意傳媒公司設計師楊希[29]。天舟八號任務標識背景為宇宙空間,其中星光閃耀,照亮航太事業的漫漫征程,引領航太事業的蓬勃發展。數字「8」與天舟飛船尾焰相結合,線條簡約突出主題。紅、黃、藍三色尾焰同時也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無限的能量,也寓意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包容性,以及為了促進世界航太事業的多樣性及協和發展做出的努力。以中國藍作為標識的主色調,不同藍色凸顯宇宙空間的廣闊與神秘,輔以明亮色彩展示航太事業活力無限,能量滿滿。[30]
由於天舟八號任務發射時間由神舟十八號撤離太空站前調整至了神舟十九號到達太空站後,其對接的太空站組合體構型也發生了變化,與太空站對接的神舟飛船由徑向對接口的神舟十八號變為了前向對接口的神舟十九號。天舟八號任務標識對此進行了適應性修改。[1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