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鏈系列中繼衛星

中国的中继通信卫星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鏈系列中繼衛星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中繼衛星英語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衛星工作於地球靜止軌道,主要用於數據中繼和航天測控。該系列目前有兩代共十顆衛星,第一顆衛星於2008年發射。

快速預覽 製造, 國家 ...

研製背景

長期以來,中國的航天測控完全依靠陸基的地面測控站和海基的遠望號航天測量船,對於低軌太空飛行器的測控覆蓋範圍有限。20世紀70年代,中國在對載人航天展開預先研究的同時提出了研製中繼衛星的設想,同時也跟蹤關注美國的TDRSS英語Tracking_and_Data_Relay_Satellite_System系統[1]。隨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和傳輸型遙感衛星的發展,「九五」期間中國開始了對數據中繼衛星的預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果[2]。2003年1月,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系統工程正式立項。

應用範圍

第一代天鏈中繼衛星主要有以下用途[1][3]

  • 神舟飛船及後續載人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完成了包括從神舟七號天宮一號各項任務的數據中繼、測控和跟蹤任務。
  • 為中低軌道資源衛星提供高、中、低速數據中繼服務。尤其是為多種對地觀測衛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增加了軌道覆蓋率和信息實時性。
  • 為中低軌道太空飛行器提供測控服務。對裝有小型用戶終端的衛星實現近100%軌道段的測控,提高了衛星運營的可靠性。
  • 為航天發射提供測控支持。由於火箭在發射高軌道衛星時會產生一定盲區,利用中繼衛星可獲得火箭全飛行弧段遙測數據。並且縮短了發射任務的準備周期,減少對航天測量船和海外測控站的使用。
  • 為特殊用途的飛機和其它飛行器等非航天用戶提供測控和高速率中繼服務。
  • 地面應急和特殊通信中繼服務。

型號

天鏈一號

天鏈一號是中國第一代數據中繼衛星,2003年立項研製,王家勝擔任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4],衛星採用東方紅三號平台,設計壽命6年[5][6]天鏈一號01星於2008年4月25日由長征三號丙火箭成功發射並順利定點,該衛星的發射使中國對中低軌道太空飛行器的測控覆蓋率從12%提升到50%左右,並成功完成了神舟七號的數據中繼任務[7]02星03星則分別於2011年7月11日和2012年7月25日發射,三顆衛星聯網構成了中國第一代中繼衛星系統,該系統對中低軌道太空飛行器實現了近100%全範圍測控,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全球覆蓋能力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8]04星於2016年11月22日成功發射,用於接替到壽的01星。05星於2021年7月6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中國第一代數據中繼衛星的最後一次發射[9]

天鏈二號

天鏈二號是中國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與天鏈一號系統互相兼容,衛星採用東方紅四號平台,設計壽命12年[10],01星已於2019年3月31日由長征三號乙火箭成功發射[11]。02星已於2021年12月14日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12],02星是中國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系統的首顆裝備星。2022年7月13日凌晨,天鏈二號03星成功發射[13],同時中國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系統正式建成[14]

衛星列表

更多資訊 序號, 衛星 ...
Remove ads

類似系統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