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空時代

歷史時期(195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空时代
Remove ads

太空時代(英語:Space Age)是近代史的一個時期,從1957年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發射開始[1]持續至今,涵蓋了太空競賽太空探索航太技術,以及受這些事件影響的文化發展。

快速預覽
快速預覽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太空探索和應用領域的重點不斷變化。最初,兩國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資源,爭先打破各項紀錄,力求率先達到載人和無人探索的里程碑。為實現這些目標,美國成立了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蘇聯則成立了蘇聯太空計畫(Kosmicheskaya programma SSSR)。之後競爭逐漸變為兩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且更加側重於科學研究和太空技術的商業應用[2][3]

隨後,其他國家也相繼進入太空探索領域,歐洲太空總署 (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印度太空研究組織 (ISRO) 和中國國家航天局 (CNSA) 等組織成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通過俄羅斯航太國家集團(Roscosmos)繼續實施航太計畫[2][3]

21世紀初,太空探索和商業航太領域的創新浪潮重現,部分媒體使用「新太空時代」一詞來描述該趨勢,指的是太空探索的創新和公眾興趣以及近地軌道 (LEO) 和更遙遠目的地的商業應用再度興起。這一新時期的發展包括億萬富翁參與英語Billionaire space race太空旅遊星際旅行等載人太空旅行[4][5]

Remove ads

時期劃分

太空時代的時期劃分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會區分第一個太空時代和第二個太空時代,這兩個時代是在1980/1990年代之交分開的。

時期

亞軌太空飛行的基礎發展

Thumb
Opel RAK.1 - 1929年9月30日世界上第一架公開飛行的載人火箭驅動飛機

有些載具比史普尼克1號發射更早達到次軌道空間。1944年6月,德國V-2火箭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造物體,儘管只是短暫進入。[6]1926年3月,美國火箭先驅羅伯特·戈達德(Robert H. Goddard)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態燃料火箭,但它並未進入外太空[7]

由於德國人秘密進行次軌道V-2火箭飛行,因此最初並未為公眾所知。此外,德國的發射,以及隨後美國和蘇聯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進行的探空火箭測試,都因為沒有進入軌道,而被認為不足以定義太空時代的開始。威力足以抵達軌道的火箭也可以被用作洲際彈道飛彈,將彈頭送達地球上的任何位置。一些評論者聲稱這就是為什麼軌道標準通常被用來定義太空時代開始的時間。[6]

1957年至1970年代/1980年代: 建立與「太空競賽」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順時針方向,從左上方開始史普尼克1號衛星模型;阿波羅11號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月球上;美國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與蘇聯和平號地球軌道太空站對接;阿波羅-聯盟號美國和蘇聯乘員組首次聯合會合與對接任務

太空競賽是太空時代的第一個時代。這是美國蘇聯之間的競賽,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在國際地球物理年發射地球上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開始。[8] 重83.6公斤(184.3磅),每98分鐘環繞地球運行一次。[8][9]太空競賽導致火箭材料科學及其他領域的快速發展。太空競賽的根本動機之一是軍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國也進行了核軍備競賽。兩國都利用了德國的飛彈技術及其飛彈計畫的科學家。運載系統所需的航空和火箭優勢被視為國家安全和政治優勢的必要條件。[10]

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的競爭是當時太空時代出現的原因之一。從那時起,太空時代就因為科學知識的產生、市場的創新與創造、靈感以及太空國家之間的協定而持續。[11] 太空時代得以延續的其他原因還包括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彗星等危險物體的侵襲。[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