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卡凡哥三角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卡凡哥三角洲(Okavango Delta,或譯奧卡萬戈[1]),亦稱「奧卡凡哥沼澤」,位於波札那北部,面積約15,000平方公里(5,800平方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凡哥河注入喀拉哈里沙漠而形成,大部分水通過蒸發和蒸騰作用而流失。每年大約有11立方公里(2.6立方英里)的水灌溉三角洲15,000平方公里(5,800平方英里)的土地,剩下的水會流入恩加米湖。該地區曾經是馬卡迪卡迪湖的一部分,該湖泊在全新世早期幾乎全部乾涸。[2][3]
Remove ads
地理

奧卡凡哥三角洲由季節性的泛濫形成,奧卡凡哥河季節變化明顯,洪峰在6至8月間,每年約有11立方公里的水流入三角洲。由於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其海拔高度變化小於2 m,約60%的水資源因植物的蒸騰作用消失。另有36%因蒸發流失,2%滲入地下,2%匯入恩加米湖。[4][5][6]
三角洲中大約70%的島嶼最初是白蟻(主要為大白蟻屬)蟻丘,然後樹木在土丘上生根,攔截泥沙形成島嶼。酋長島是三角洲最大的島嶼,由一條斷層線形成,長70公里、寬15公里。當水位上漲時,它為大部分常駐野生動物提供了避難所。[7][8]
12月至2月是炎熱潮濕的月份,白天溫度高達40 °C,夜晚溫暖,濕度在50%和80%之間變動。從3月到5月,氣溫下降,白天最高溫度為30 °C,夜間溫度溫和至涼爽。6月至8月的冬季乾燥涼爽,日落後溫度會大幅下降,夜晚可能出奇的寒冷,氣溫僅略高於冰點。9月至11月期間進入雨季,10月對遊客來說是最具挑戰性的月份:白天的氣溫通常會超過40 °C,而乾燥只是偶爾會被突然的暴雨打破。[9][10]
Remove ads
生態

奧卡凡哥三角洲是各種野生動物的永久和季節性棲息地,現在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11]。擁有獅子、獵豹、非洲水牛、非洲象和犀牛,其他物種包括長頸鹿、角馬、斑馬、河馬、羚羊、非洲野狗、斑點鬣狗、獰貓、藪貓、土豚、土狼、野兔、蜜獾、豪豬、疣豬、狒狒和尼羅鱷[12][13][14]。三角洲還棲息著400多種鳥類,包括非洲魚鷹、非洲水雉、非洲琵鷺、地犀鳥和鴕鳥[15][16]。主要的觀鳥區是季節性三角洲和靠近水的莫雷米禁獵區[17]。奧卡凡哥三角洲是71種魚類的家園,包括虎魚、羅非魚和各種鯰魚。魚的大小範圍從1.4 m長的非洲尖齒鯰魚到僅有3.2 cm長的鐮刀倒鉤魚[18]。
奧卡凡哥三角洲是1068種植物的家園,分屬於134科530屬。多年生沼澤中有五個重要的植物群落:深水區的紙莎草,淺水區的芒草,蘆葦、Typha capensis(開普香蒲)和多枝扁莎在兩者之間生長。通常在多年生沼澤中發現的沼澤優勢物種也延伸到季節性淹沒區域。紙莎草、蘆葦在中等深度的緩慢流動的水中生長最好,並且在河道兩側很突出。在被淹沒的草原上方的島嶼和陸地邊緣發現了不同的植物群落。這些物種根據其對水的偏好進行定位,例如Philenoptera violacea(蘋果葉棠豆)需要很少的水,在多年生沼澤的最高海拔處發現,並且在乾燥的季節性沼澤島嶼上很常見,限制在多年生沼澤內島嶼的樹木是混合的棕櫚林。三角洲陸地的特點是草原和林地群落,由喬木、灌木和林下草本組成,基本上植被明顯比沼澤乾燥。雨季旱季分明的氣候是三角洲地區植物多樣性異常高的結果。[19][20]
奧卡凡哥三角洲面臨人類活動的威脅。2021年4月的初步勘探揭示了沉積岩中的油藏[21],環保主義者擔心該項目將產生負面的生態影響,並且一些主要水體可能受到威脅[22][23]。納米比亞政府已提出在贊比西地區建設水電站的計劃,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奧卡凡哥河的流量,雖然支持者認為影響很小,但環保主義者認為該項目可能會破壞三角洲大部分豐富的動植物生命[24][25]。由於全球變暖,預計奧卡凡哥集水區的年降雨量將減少,氣溫將升高[26]。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奧卡凡哥三角洲的洪氾區範圍縮小,這將對該地區的水資源供應以及牲畜飼養和農業活動產生重大影響[27]。
Remove ads
世界遺產
2014年的第38屆世界遺産委員會上,奧卡凡哥三角洲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登錄面積2,023,590 ha,緩衝區面積2,286,630 ha[2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