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地利總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地利為聯邦制議會制共和國,奧地利聯邦總統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為軍隊的總司令,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包括任命總理及內閣官員,以及依總理要求解散國民議會,但權力類似立憲君主般,在日常情況並不會擅自使用。此職經民選產生,任期六年,可以連任一次。
快速預覽 奧地利總統, 尊稱 ...
奧地利總統 | |
---|---|
Bundespräsident der Republik Österreich | |
![]() | |
![]() | |
尊稱 | 總統先生 閣下 |
類別 | 國家元首 |
地位 | 最高執行機關 |
所屬 | 總統府 |
機關所在地 | 霍夫堡皇宮 維也納內城區 |
提名者 | 政黨或自我提名 |
任命者 | 直接民眾投票 聯邦議會宣誓就職 |
任期 | 六年 可連任一次 |
設立法源 | 《奧地利憲法》 |
設立 | 創建: 1920年11月10日(104年前)(1920-11-10) 恢復: 1945年4月27日(80年前)(1945-04-27) |
首任 | 麥可·海尼施 |
廢止 | 德奧合併: 1938年3月13日(87年前)(1938-03-13)(後來恢復) |
薪資 | 每年349,398歐元 |
網站 | bundespraesident.at |
關閉
Remove ads
歷任奧地利總統(1918年-至今)
更多資訊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聯邦總統(1919年), № ...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聯邦總統(1919年) | |||||
---|---|---|---|---|---|
№ | 姓名 (生-卒) |
肖像 | 任期 | 政黨 | |
1 | 卡爾·塞茨 (1869-1950) |
1919年3月5日 | 1919年10月21日 | 社會民主黨 | |
第一共和國聯邦總統 (1919-1934) | |||||
№ | 姓名 (生-卒) |
肖像 | 任期 | 政黨 | |
(1) | 卡爾·塞茨 (1869-1950) |
1919年10月21日 | 1920年12月9日 | 社會民主黨 | |
2 | 麥可·海尼施 (1858-1940) |
![]() |
1920年12月9日 | 1928年12月10日 | 無黨籍 |
3 | 威廉·米克拉斯 (1872-1956) |
![]() |
1928年12月10日 | 1933年3月4日 | 基督教社會黨 |
(3) | 1933年3月4日 | 1934年5月1日 | 祖國陣線 | ||
奧地利聯邦總統(1934年-1938年) | |||||
№ | 姓名 (生-卒) |
肖像 | 任期 | 政黨 | |
(3) | 威廉·米克拉斯 (1872-1956) |
![]() |
1934年5月1日 | 1938年3月13日 | 祖國陣線 |
— | 阿圖爾·賽斯-英夸特[1] | ![]() |
1938年3月13日 | 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 | |
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1945年恢復獨立。 | |||||
第二共和國聯邦總統(1945年-) | |||||
№ | 姓名 (生-卒) |
肖像 | 任期 | 政黨 | |
4 | 卡爾·倫納 (1870-1950) |
![]() |
1945年4月29日 | 1950年12月31日 | 社會黨 |
— | 利奧波德·菲格爾(英語:Leopold Figl) (1902-1965) |
![]() |
1950年12月31日 | 1951年6月21日 | 人民黨 |
5 | 特奧多爾·克爾納(英語:Theodor Körner) (1873-1957) |
![]() |
1951年6月21日 | 1957年1月4日 | 社會黨 |
— | 尤利烏斯·拉布 (1891-1964) |
![]() |
1957年1月4日 | 1957年1月22日 | 人民黨 |
6 | 阿道夫·謝爾夫 (1890-1965) |
1957年5月22日 | 1965年2月28日 | 社會黨 | |
7 | 弗朗茨·約納斯 (1899-1974) |
![]() |
1965年6月9日 | 1974年4月24日 | 社會黨 |
— | 布魯諾·克賴斯基 (1911-1990) |
![]() |
1974年4月24日 | 1974年7月8日 | 社會黨 |
8 | 魯道夫·基希施萊格 (1915-2000) |
![]() |
1974年7月8日 | 1986年7月8日 | 無黨籍[2] |
9 | 庫爾特·瓦爾德海姆 (1918-2007) |
![]() |
1986年7月8日 | 1992年7月8日 | 人民黨 |
10 | 托馬斯·克萊斯蒂爾 (1932-2004) |
![]() |
1992年7月8日 | 2004年7月6日 | 人民黨(ÖVP)[3] |
— | 安德烈亞斯·科爾 (Andreas Khol) (1941-) 聯合代理總統,為 奧地利國民議會議長(英語:List of Presidents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Austria) |
![]() |
2004年7月6日 | 2004年7月8日 | 人民黨 |
— | 巴巴拉·普拉默 (Barbara Prammer) (1954-2014) 聯合代理總統,為 奧地利國民議會第二議長 |
社會民主黨 | |||
— | 托馬斯·普林佐恩 (Thomas Prinzhorn) (1943-) 聯合代理總統,為 奧地利國民議會第三議長 |
![]() |
自由黨 | ||
11 | 海因茨·菲舍爾 (1938-) |
![]() |
2004年7月8日 | 2016年7月8日 | 社會民主黨 |
— | 多麗絲·布雷斯 (1962-) 聯合代理總統,為 奧地利國民議會議長(英語:List of Presidents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Austria) |
![]() |
2016年7月8日 | 2017年1月26日 | 社會民主黨 |
— | 卡爾海因茨·科普夫 (1957-) 聯合代理總統,為 奧地利國民議會第二議長 |
人民黨 | |||
— | 諾貝特·霍費爾 (1971-) 聯合代理總統,為 奧地利國民議會第三議長 |
![]() |
自由黨 | ||
12 | 亞歷山大·范德貝倫 (1944-) |
![]() |
2017年1月26日 | 現任 | 綠黨—綠色替代 (以無黨籍名義當選) |
關閉
Remove ads
參見
腳註和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