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波爾策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波爾策隕石坑(Oppolzer)是月球正面中央灣南部一座殘存的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奧地利天文學家特奧多爾·馮·奧波爾策(Theodor von Oppolzer,1841年-1886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奧波爾策隕石坑坐落在一座原中心月面坐標為北緯0°、西經0°的撞擊坑遺蹟內,西側毗鄰莫斯汀隕石坑、東北偏北臨近小隕坑布魯斯和布萊格、東北偏東坐落著雷蒂庫斯隕石坑、東南與列奧米爾隕石坑的殘餘邊緣相連,史波勒隕石坑位於它的西南偏南、西南偏西則是已被熔岩淹沒的環壁平原-弗拉馬利翁環形山。隕坑的西面是弗拉馬利翁月溪,北面是中央灣[1]。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52°S 0.45°W,直徑40.9公里[2], 深度1500米[3]。
奧波爾策隕石坑已完全深暗的玄武質熔岩淹沒,只剩隆起的壁頂露出在表面並構成了一系列分散的峰巒和山嶺,其中 沿隕坑南側綿延著不規則的弧狀山脈、北側則圍繞著斷裂的山嶺,東北側有一處特別寬闊的裂峪,中間無任何遺存的山脊。坑內地表已被玄武質熔岩覆蓋。
南部,一道被命名為奧波爾策月溪的110公里長的溝壑呈東西走向貫穿整個隕坑二側。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奧波爾策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