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立佛·史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廉·奧立佛·史東(英語:William Oliver Stone,1946年9月15日—)是一名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監製,同時還是一名演員。來自法裔美國人家庭。史東憑《午夜快車》(1978年)編劇而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他也替備受讚譽的黑幫電影《疤面煞星》(1983年)編劇。
作為導演,史東在執導和編劇的戰爭電影《前進高棉》(1986年)中取得聲望,為他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而這部電影亦被授予最佳影片獎。《前進高棉》是基於越戰的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史東曾在越戰中服役步兵,因而在其電影中注重利用暴力進行對社會的反思[1]。他繼續該系列作品,《七月四日誕生》(1989年),史東為此獲得他的第二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以及《天與地》(1993年)。史東的其他著名作品包括以薩爾瓦多內戰為基礎的電影《薩爾瓦多》(1986年)、金融電影《華爾街》(1987年)和2010年續集《華爾街:金錢萬歲》、占·摩利臣傳記電影《門》(1991年),以及基於美國總統的三部曲電影——《誰殺了甘迺迪》(1991年)、《驚世謊言尼克遜》(1995年)和《喬治·布希之叱吒風雲》(2008年)。他最近的電影是《神鬼駭客:史諾登》(2016年)及紀錄片《戰火上的烏克蘭》(Ukraine on Fire,2016年)。
史東的許多電影都集中在20世紀末期有爭議的美國政治問題上,而在上映時都被認為是具爭議的。他們經常在單個場景中組合不同的攝影機和電影格式,如《誰殺了甘迺迪》、《閃靈殺手》和《驚世謊言尼克遜》。[2]
Remove ads
談中國電影
2014年奧利佛史東來華時表示「有數十部中國電影都在捧毛澤東,但卻從來沒有一部電影批評過他。現在是時候了。你得開始拍關於毛澤東,關於文化大革命的電影。只有這樣做,你才能開放,你才能攪活死水,允許真正的創造力在這個國家出現。這才是真正實現合作製片的基礎。」「你想談合作製片,但卻不願面對中國歷史。其實你還就是不想談……我曾經三次試圖和這個國家合作拍片,都是不歡而散。我們自己對美國的歷史有誠實的態度,不怕自己給自己揭短。」[3]
電影作品
家庭

史東曾結過三次婚。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