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蘭
芬兰的自治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蘭(瑞典語:Åland),又稱阿赫韋南馬(芬蘭語:Ahvenanmaa),是屬於芬蘭的一個群島,位於波羅的海中波斯尼亞灣入口處。自1920年起在國際聯盟的決議下成為芬蘭的一個自治區及非軍事區[3]。它是芬蘭唯一的單一瑞典語行政區,也是最小的行政區,僅占芬蘭全國土地面積的0.51%及總人口的0.54%。自治區的首府為瑪麗港。
奧蘭群島由奧蘭主島和其東邊6500多個島嶼和島礁組成,群島上的90%的人口居住在奧蘭主島上[4]。群島的幾千個島嶼中只有60個島嶼上有人居住。主島往西距瑞典海岸是38公里寬的海面。主島往東奧蘭群島跟芬蘭的群島海相連。奧蘭的唯一陸地邊境位於無人居住的馬凱特礁,邊境的另外一側是瑞典。瑪麗港距離芬蘭大陸的海濱城市土庫約160公里,離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也是大概同等距離。
奧蘭的自治地位意味著奧蘭自治政府行使區域權力,通常這些區域權力是由芬蘭中央政府任命的行政代表來行使的。現今奧蘭的非軍事化及中立地位追溯至1850年代奧蘭戰爭後的《巴黎和約》。
Remove ads
自治地位

在奧蘭主權爭議之後,國際聯盟於1921年頒布決議確認了奧蘭的自治地位。後來芬蘭加入歐盟時簽訂的條約進一步確認了奧蘭的自治權。法律規定,奧蘭政治中立,不設軍事設施,其居民獲豁免在芬蘭國防軍服兵役。芬蘭國會於1920年通過的《奧蘭自治法》賦予奧蘭極大自治權,此法案其後在1951年和1991年由同名法案取代[5]。《芬蘭憲法》通過這個法案來定義「奧蘭憲法」。這個法案規定在奧蘭只通行瑞典語。奧蘭居民對芬蘭語在奧蘭的任何存在及使用持相當反感的態度[6],可能是為了強調他們自己奧蘭特性的緣故。
1994年10月16日芬蘭全國舉行了全民公投是否加入歐盟,奧蘭作為芬蘭的一部分參與了投票。因為奧蘭是一個單獨的關稅區,奧蘭在同年11月20日舉行單獨的公投是否加入歐盟,公投結果為73.46%的支持率加入歐盟[7]。芬蘭加入歐盟時,它簽訂了一份議定書,規定歐洲共同體條約之條款,對外地人(即不持有奧蘭戶籍的人)持有房地產和提供某些商業服務的限制不得作出任何改變。
Remove ads
歷史

大約公元前4000年,奧蘭群島上出現人類。[8]奧蘭群島上有青銅時代的村莊以及維京時代的丘堡[9]。
1200年代,奧蘭群島成為瑞典領土,但於1809年9月《弗雷德里克港和約》割讓予俄國,奧蘭群島連同芬蘭本土組成俄國附庸芬蘭大公國。期間,瑞典無法爭取俄國答應不在島上加固堡壘。除了瑞典外,英國也不願島上防禦增強,因為島上的軍事設施會威脅英國的安全和貿業利益。
1832年,俄國開始在島上建造博瑪爾松德城堡。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在波羅的海戰役中,博瑪爾松德城堡被英法艦艇奪取和摧毀。1856年《巴黎條約》規定奧蘭群島全島非軍事化。[10]
1918年芬蘭內戰期間,瑞典軍隊介入,以在駐紮奧蘭群島上的俄國軍隊和芬蘭「紅」、「白」軍之間維持和平。然而,有歷史學家指出,瑞典當時可能有意佔領奧蘭。數星期後,瑞典讓步,任由支持芬蘭「白」黨的德國軍隊佔領奧蘭。[11]
1917年後,島上居民謀求把該島割讓予瑞典,爭取脫離芬蘭的聯署得到島上96.2%的成年男人支持。[12]芬蘭境內,出現了反瑞典意向、爭取保留自治權的芬蘭民族主義,和反對芬蘭俄國化的抵抗;這都使島上居民萌生瑞典民族情緒。此外,芬蘭本土瑞典語少數族群和芬蘭語多數族群間的衝突,也令居民不願留在芬蘭。
然而,芬蘭沒有把群島割讓,反而賦予他們自治地位。居民拒絕接受,而把這紛爭提交至國際聯盟。國際聯盟決議,芬蘭繼續擁有奧蘭群島主權,但奧蘭群島必須成為自治地區。因此,芬蘭須保證島上居民使用瑞典語的權利,也要保持他們的文化和地區傳統。同時,芬蘭簽訂的國際條約確保了奧蘭的中立地位,島上不得建立軍事設施和駐守軍隊。[13]
20世紀期間,越來越多奧蘭居民認為芬蘭對該島的主權是有益的。瑞典沒有在國際聯盟對支持奧蘭的訴求,又在1930年代輕視該島的非軍事化地位;二戰之後,奧蘭群島居民感到與芬蘭休戚相關。這都使奧蘭不再自視為「被芬蘭佔領的瑞典領土」,而是「芬蘭屬下的自治領土」。
Remove ads
政治

奧蘭群島的行政管理是基於《奧蘭自治法》和國際條約的。這些法律保障了芬蘭擁有奧蘭絕對主權,同時也保障了奧蘭在芬蘭境內的自治權以及非軍事化的地位。奧蘭政府根據議會制的原則對奧蘭議會負責[5]。
奧蘭擁有自己的旗幟,以及自1984年起發行自己的郵票[14]。它運行自己的警察機構,是北歐理事會的準會員國[15]。該群島規定為非軍事區,群島上的居民無需服兵役。儘管奧蘭的自治地位在各芬蘭行政區成立之前就已存在,奧蘭自治政府也負責由芬蘭各行政區理事會承擔的責任。奧蘭郵政為群島提供郵政服務,是歐洲小型國家郵政合作組織(SEPAC)的成員。在業餘無線電領域中,奧蘭被認定為一個單獨的「國家」,並由芬蘭授權使用自己單獨的無線電台呼號的ITU前綴:OH0
、OF0
和OG0
(最後一個字符是數字零)[16]。
奧蘭群島確保在芬蘭議會中有自己的代表,在芬蘭議會中擁有一個席位。奧蘭自治區內有一套不同於芬蘭大陸的政黨系統(參見芬蘭政黨列表及奧蘭政黨列表)。
行政區劃
地理
奧蘭群島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涼夏型的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Dfb),特別是在夏天受到其在海洋位置中的影響。夏季時奧蘭群島比旁邊的瑞典及芬蘭大陸都更涼快一些。冬天時則跟瑞典鄰近部分沒有太大的差別,比鄰近的芬蘭大陸地區則稍微暖和一點。
Remove ads
經濟

奧蘭經濟中船運、貿易和旅遊業占很大的比重。船運占經濟總量的40%左右,有幾家國際船運公司是奧蘭擁有或總部設在奧蘭。除船運公司之外的其它公司都是小型公司,雇員在十人以下。農業及漁業與食品工業一道也是重要的。幾家高端的技術公司對經濟的繁榮也有突出的貢獻。風力能源正在快速發展,並旨在不久的將來改變與芬蘭大陸連接的電纜的輸電方向。在2011年12月風力電源占奧蘭總用電量的31.48%。
奧蘭的主要港口是瑪麗港(南部)、貝里港(西部)和位於奧蘭主島東岸的隆內斯。奧蘭主島上有全奧蘭群島的四條僅有的主幹公路:1號主幹公路(瑪麗港—埃克勒、2號主幹公路(瑪麗港—松德)、3號主幹公路(瑪麗港—倫帕爾蘭)和4號主幹公路(芬斯特倫—耶塔)。
由於歐盟境內穿梭於各國之間的輪船不能再進行免稅銷售,所以芬蘭在加入歐盟時為奧蘭申請了有關增值稅的特列條款。根據這個特例,來往瑞典和芬蘭之間的輪船(只要它們停靠在奧蘭的港口)就可不帶增值稅來銷售物品,同樣在瑪麗港機場也是如此。因此奧蘭是一個單獨的關稅區,這意味著帶往奧蘭的商品也需要徵稅。每年約有兩百萬遊客訪問奧蘭,但大部分遊客只是在遊船停靠碼頭時或換船時停留幾個小時[20]。
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2006年時奧蘭是歐盟境內268個地區中第20位富裕,同時也是芬蘭最富裕的地區,人均GDP比歐盟的中值高47%。2014年奧蘭的失業率為3.9%[21]。
Remove ads
人口資訊
Remove ads
多數奧蘭群島居民的第一語言為瑞典語(群島唯一的官方語言),2019年時的資料為86.5%,另外則有約4.7%的居民使用芬蘭語。奧蘭群島上公立學校使用的教學語言為瑞典語。
奧蘭居民的民族和語言分類一直是敏感和爭議的議題。他們可能被認為是瑞典族裔或是講瑞典語的芬蘭人;但事實上,奧蘭人所使用的奧蘭瑞典語比較接近瑞典本土的烏普蘭方言,而非芬蘭瑞典語。
只有擁有奧蘭的戶籍權(hembygdsrätt)的人才能在奧蘭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以及擁有房地產[5]。

2010年時奧蘭有22所中小學。其中12所為小學(1—6年級),8所為包含初中和高中的中學,2所為高中。初中之後,學生可以選擇傳統的高中或者職業高中。奧蘭應用科學大學大約有600名學生,學科有海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信息工程、金融、旅店管理、餐飲服務以及醫療。
芬蘭語在高中時是必修科目,而在小學和初中則是選修科目,然而約80%的學生還是選修芬蘭語。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