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女性主義犯罪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女性主義犯罪學(英語:Feminist school of criminology)犯罪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於1960年代晚期至1970年代開始發展。
Remove ads
主旨
傳統的犯罪社會學以階級差異為出發點,主張犯罪原因是不同階級、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類似的以社會差異為基礎之理論,還有女性主義犯罪學。尤其受到緊張理論(社會學上「失範理論」在犯罪學上的版本)的啟發,此理論主張女性在男性價值觀為主的社會中受到壓抑、不平等待遇,甚至因為成為男性犯罪的被害人,最終導致犯罪[1]。
實證效力
不過實證上,基於女性主義理論而提出的犯罪風險因子或預測因子,與再犯只有弱相關性。此外,在最新一代的犯人衡鑑工具「矯治服務級別/個案管理清單 (LS/CMI)」中[2],雖有加入針對女性犯人應特別注意的項目,但不會影響再犯風險分數,只會影響矯治計畫的規劃和個案管理。[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