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女性之贊號小巡洋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女性之赞号小巡洋舰map
Remove ads

女性之贊號(德語:SMS Frauenlob[註 1])是德意志帝國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級小巡洋艦的八號艦,它繼承了原普魯士雙桅縱帆船女性之贊號德語Frauenlob (Schiff, 1856)的名稱,後者在當時是通過婦女捐資建造。艦隻由不來梅威悉船廠承建,於1901年開始龍骨架設、1902年3月下水、至1903年2月投入艦隊使用。其主艦砲包括有十門105公釐40倍徑速射砲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和兩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最高速度可達21.5節。

快速預覽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Remove ads

女性之贊號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中度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先是參與了1914年8月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並嚴重擊損了英國輕巡洋艦阿瑞圖薩號英語HMS Arethusa (1913);而在1916年5月3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中,它於混亂的夜間交戰時遭到南安普敦號英語HMS Southampton (1912)發射的魚雷擊中,導致艦隻傾覆、並連同絕大多數船員一起沉沒。其殘骸直至2000年才被發現,但仍處於非常良好的狀態,直立在海底。

Remove ads

設計

女性之贊號的全長為104.8公尺(343英尺10英寸),有12.40公尺(40英尺8英寸)的舷寬和4.99公尺(16英尺4英寸)的前吃水。它在滿載情況下的排水量達3,158公噸(3,108長噸)。[1]其推進系統由兩台三脹式蒸汽機組成,設計功率為8,000匹指示馬力(6,000千瓦特),最高時速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發動機由八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女性之贊號可攜帶700公噸(690長噸)煤,故此得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400海里(8,10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4名軍官和256名水兵。[2]

阿瑪宗號的武器由十門單裝105公釐40倍徑速射砲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組成。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六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三門,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這些砲支的射程為12,200公尺(13,300碼)。它們共提供1500發彈藥,其中每砲150發。艦隻還配備有兩具450公釐(17.7英寸)的魚雷管及五枚魚雷,均浸沒舷側的船體內。[3]阿瑪宗號還受到20至25公釐(0.79至0.98英寸)厚的裝甲甲板保護,司令塔的側面有80公釐(3.1英寸)厚、砲支的砲擋英語Gun shield厚度也有50公釐(2.0英寸)。[4]

Remove ads

服役歷史

Thumb
女性之贊號在戰前航行

女性之贊號是根據合同代號「G」[註 2]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訂購,並於1901年在不來梅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它於1902年3月22日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在下水儀式上,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海事總局主管的海軍中將威廉·馮·比克澤爾德語Wilhelm von Büchsel發表了演講,而施托爾貝格-韋尼格羅德德語Stolberg-Wernigerode侯爵夫人安娜·克斯特里茨的羅伊斯德語安娜·克斯特里茨的罗伊斯則主持為艦隻命名。其名稱沿用自1853年下水的普魯士雙桅縱帆船女性之贊號德語Frauenlob (Schiff, 1856),後者的建造正是得到了德國婦女的資金捐贈,故此得名以讚美女性[6]。1903年2月17日,艦隻正式投入演習艦隊(Übungsflotte,即公海艦隊前身)使用,隨即展開海上試航[7]在完成了於斯卡恩角英語Grenen周邊為期三天的連續航行後,女性之贊號於1903年4月5日抵達基爾,並被分配至第一分艦隊擔任偵察巡洋艦英語Scout Cruiser,但仍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8]。隨後,它從5月7日至6月10日跟隨分艦隊參加了前往西班牙的巡航,以及後續的訓練巡航及演習,期間曾先後到訪挪威和荷蘭。1905年5月29日,艦隻在離開不來梅港時,因方向舵捲入淤泥擱淺,但並未受損。1906年,女性之贊號在艦長、海軍中校羅伯特·米施克德語Robert Mischke的率領下,贏得了小巡洋艦類別的「愷薩射術獎(Kaiser-Schießpreis)」,但它發射的魚雷卻擊沉了自身艦載的大舢板英語Pinnace (ship's boat)。1908年1月19日,女性之贊號作為最後一艘瞪羚級艦隻從艦隊退役。其指揮官及大多數船員都被轉移至新近入役的小巡洋艦斯德丁號[9]

1912年夏季,置於預備役的巡洋艦開始進行大修。四門上甲板砲被移除,並以十門37公釐(1.5英寸)砲作替代,使艦隻可以作教練船使用。儘管改造已於1913年1月完成,但女性之贊號仍然未獲使用。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女性之贊號才於1914年8月2日重新進入艦隊服役。[10]同年8月28日,它在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中參與了首次行動。英國的哈里奇部隊英語Harwich Force在海軍准將雷金納德·蒂爾維特英語Reginald Tyrwhitt的率領下,以兩艘輕巡洋艦和三十三艘驅逐艦襲擊了黑爾戈蘭灣的德國巡邏線。[11]女性之贊號駐紮在黑爾戈蘭島西南以支援巡邏線[12]。在大約09:00,女性之贊號與斯德丁號被派出馳援陷入困境的德國巡邏艦船[13]

女性之贊號於隨後不久便遭遇了英國輕巡洋艦阿瑞圖薩號英語HMS Arethusa (1913),並於09:09開火。它很快進入了射程,對英艦取得了25-33次命中,使對方的所有武器均告失效並造成嚴重傷害。一枚砲彈引爆了柯代火藥的藥引,並使阿瑞圖薩號起火。艦隻的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被水浸沒,速度下降至10節(19公里每小時)。為了避免火災的侵襲,它轉舵向右舷,但女性之贊號繼續緊跟受損嚴重的英國巡洋艦,直至它在大霧中消失。作為回擊,女性之贊號也遭到10次命中,但並未造成明顯破壞;共計有5人罹難及32人受傷。幸運的是,女性之贊號並未遭遇那些趕往馳援蒂爾維特的英國精銳部隊,而小巡洋艦科隆號美因茲號阿里阿德涅號以及魚雷艇V187號均於當日遭它們擊沉。交戰結束後,女性之贊號負責拖曳嚴重受損的掃雷艦T33號,並將它送回黑爾戈蘭島,然後前往威廉港[14]

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中,女性之贊號被派往第四偵察集群,受海軍准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指揮,負責掩護公海艦隊[15]。該集群還包括有小巡洋艦斯德丁號、慕尼黑號斯圖加特號漢堡號,這是潛艦區艦隊的旗艦。直至5月31日傍晚,女性之贊號才實際參與作戰;在19:15左右,第四偵察集群遭遇了英國第3輕巡洋分艦隊,並與它們簡要交戰,但由於能見度不佳,僅斯德丁號及慕尼黑號進行了較長卻沒有效果的開火。[16]

Thumb
女性之贊號艦鍾

其後,在混亂的夜晚戰鬥期間,戰鬥巡洋艦塞德利茨號毛奇號英語SMS Moltke因在極近的範圍內略過編隊前方的斯德丁號,迫使整個偵察集群掉隊,不慎與敵方海軍准將威廉·古迪納夫德語William Edmund Goodenough率領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英語2nd Light Cruiser Squadron (United Kingdom)相遇。在相距僅730公尺(2,400英尺)的範圍內,一場猛烈的交戰就此展開。女性之贊號與第四偵察集群的其它成員一樣,向南安普敦號英語HMS Southampton (1912)都柏林號英語HMS Dublin (1912)開火,兩艘艦均遭到嚴重破壞。[17]然而,作為回擊,由南安普敦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於22:15左右擊中女性之贊號,從而切斷了其電力並引發嚴重水浸。英方的6英寸(150公釐)砲還引燃了甲板,女性之贊號迅速向左舷傾覆並沉沒,奪去12名軍官和308名水兵的性命。[18][19]全部332名船員中僅8人倖存[20]。死難者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二級下士德語Bootsmannsmaat安東·施密特德語Anton Schmitt (Soldat),他作為一名砲手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並隨艦下沉。其後,納粹德國海軍建造的一艘驅逐艦便以安東·施密特號德語Z 22 Anton Schmitt命名[21]

Remove ads

殘骸

2000年,女性之贊號的殘骸被丹麥潛水員所探明。英國海洋考古學家英尼斯·麥卡特尼英語Innes McCartney隨即組織了一次潛水,確認沉船垂直立於海底,並基本完好無損。船員的骸骨則仍然散落在沉沒巡洋艦周圍。當麥克特尼的團隊於2001年起獲艦鍾後,艦隻殘骸得到明確鑑定。他們將艦鍾捐贈予基爾附近的拉博厄海軍紀念館英語Laboe Naval Memorial,並在當地展出至今。[22]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