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姆特瓦拉
坦尚尼亞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姆特瓦拉(史瓦希利語:Mtwara,英語:Mtwara),坦尚尼亞姆特瓦拉區的首府城市及港口,位於該國東南沿海,毗鄰印度洋,臨近莫三比克邊境。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姆特瓦拉仍是一個不起眼的漁村,地位遠不如臨近的林迪和米金達尼。作為坦噶尼喀花生計劃的主要部分,1948年開始在姆特瓦拉興建深水港,並計劃將姆特瓦建成為「第二個蒙巴薩」。儘管該計劃最終失敗,但姆特瓦拉港在1950年順利完工。由於花生計劃的失敗,姆特瓦拉港並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港口設施疏於修繕,港灣逐漸淤塞。姆特瓦拉建城之初,有人口約2萬,至1952年僅發展至3.5萬。由於地處坦尚尼亞與莫三比克邊境,姆特瓦拉港曾長期因內戰關閉,城市發展也停滯不前。
直到1990年代中葉,隨著貿易的集約化,沿海公路的改善,以及魯伏馬河定期渡輪服務的建立,姆特瓦拉的經濟才開始逐漸好轉,居民人數開始增加,港口設施也得到修復。2003年,魯菲吉河上的姆卡帕大橋開通,促進了姆特瓦拉與首都三蘭港的交通聯繫。截至2012年,姆特瓦拉約有10萬居民。
人口
經濟
姆特瓦拉是周邊地區重要的煤炭和鐵礦出口港[3]。2003年開始實施的姆特瓦拉發展走廊計劃,也傾向於將其打造成附近地區的礦產出口港[4]。
交通
姆特瓦拉港始建於英國殖民時期。作為坦噶尼喀花生計劃的一部分,英國殖民當局1948年至1954年間在姆特瓦拉興建深水港,並在1949年開始興建連接該港口的南省鐵路,由於花生計劃失敗,南省鐵路在坦尚尼亞獨立後被廢棄,但作為該鐵路終點的姆特瓦拉港缺繼續運行至今[6]。
姆特瓦拉港深水碼頭的海圖水深可達-9.5公尺,進出海港的船隻不受潮汐限制。不過,因為航道形狀影響,船舶長度限制為175公尺。港口的內灣有一個水深20公尺的隱蔽錨泊地,可容納六艘175公尺的船隻[6]。姆特瓦拉港裝卸堤長385公尺,吃水深度為9.85公尺[6],可同時處理兩艘普通輪船和一艘遠洋船舶的貨物吞吐,貨物年吞吐量為40萬公噸,僅占坦尚尼亞國內進出口貨物總量的5%。由於周邊地區缺乏大型工業,該港出口貨物一直以腰果為主。為促進坦桑南部的貿易發展,坦尚尼亞政府計劃大規模升級改造姆特瓦拉港[7]。
姆特瓦拉機場位於姆特瓦拉鎮以南8公里(5.0英里)[8],平均海拔113m[9],建有雙跑道[10],其中較長的一條是瀝青路面,長2259公尺,寬30公尺[9]。
A19公路經過該市的西邊,該公路從印度洋沿岸通往馬拉威湖,貫穿整個坦尚尼亞南部[11]。
氣候
因臨近赤道和溫暖的印度洋,包括該市在內的所有坦尚尼亞沿海城市均屬熱帶氣候。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炎熱潮濕的天氣。年降雨量約為1024公釐,正常年份的雨季從11月持續到4月或5月,其餘時間為旱季[12]。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