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姚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姚夔(1414年—1473年),字大章,號損菴浙江嚴州府桐廬縣人,正統戊午解元,壬戌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吏部尚書

快速預覽 姚夔, 籍貫 ...

生平

姚夔是正統三年(1438年)戊午科浙江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七年(144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一名(會元),二甲第六名進士。授吏科給事中。郕王朱祁鈺(後為明景帝)監國時期,諸大臣議勸即位,未決,其進言稱請為社稷計,遂定。京師保衛戰時,請急徵宣府、遼東兵入衛。景泰元年(1450年)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四年(1453年)改禮部右侍郎。明景帝病重,禮部尚書胡濙稱病,姚夔率領群臣請復立明英宗之子為太子,不被接納,翌日,姚夔打算率百官伏闕再請,石亨已經發動奪門之變、奉上皇(明英宗)復位,姚夔改任南京禮部右侍郎。明英宗知他的才能,又知道他曾提議復儲,召還他回朝任禮部左侍郎,天順二年(1458年)改吏部左侍郎,七年(1463年)升禮部尚書[1]

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聽從南京兵部尚書李賓進言,令南直隸及浙江、江西、福建諸生,納米濟荒得入監生,姚夔奏請罷免此舉,四年(1468年)以災異屢次上疏請遠離宦官內臣,得到明憲宗優旨答報。慈懿太后駕崩後,中旨議別處下葬,內閣大臣則持不可,於是下廷臣商議。姚夔連續三次進言合葬,又率領群臣伏文華門哭諫,太后得如禮,此舉亦得到嗣後的明孝宗稱讚。後來因言官彈劾,姚夔求去,不予批准。期間他亦進言明憲宗遠離僧侶,使得寺僧勢有所減損,五年(1469年)改吏部尚書,七年(1471年)加太子少保,請求禁采辦,恤軍匠,減力役等事情,多得以採納。九年(1473年)去世,贈少保,諡文敏[2]

Remove ads

家族

祖父姚伯華,著名孝子。姚夔子姚璧、從弟姚龍均為進士出身。

紀念

桐廬城內曾有解元坊、冢宰坊。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