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姬蒂·吉諾維斯遇害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64年3月13日凌晨,28歲的姬蒂·吉諾維斯(英語:Kitty Genovese)在紐約皇后區邱園奧斯汀街公寓樓外遇害身亡[2][3][4],兩周後,《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當時有38名目擊者知道發生了殺人事件,但置若罔聞,均未報警或趕去救助[5]。
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旁觀者效應的研究[6],案件本身也成為40年來美國心理學教科書的主要內容。然而,研究人員後來發現《紐約時報》文章中存在重大錯誤。
有記者在1964年便發現這篇文章與事實不符,但他們當時不願意質詢《紐約時報》編輯A·M·羅森塔爾。2007年,《美國心理學家》的一篇文章發現,「沒有證據表明有38名目擊者在場,也沒有證據表明他們目睹了謀殺或者選擇袖手旁觀」[7]。2016年,《紐約時報》稱自己的報道「有缺陷」,原來的故事「嚴重誇大了目擊者的人數以及他們所知道的事情」[8]。
溫斯頓·莫斯利(英語:Winston Moseley),29歲,曼哈頓本地人,於案發六天後入室盜竊時被捕。在押期間,他承認殺害了姬蒂·吉諾維斯。法院裁定莫斯利謀殺罪名成立,判處死刑,後改為無期徒刑。莫斯利於2016年3月28日死於獄中,時年81歲,服刑52年[8]。
Remove ads
案情
1964年3月13日凌晨2時30分左右,吉諾維斯離開她工作的酒吧,開著紅色菲亞特汽車回家。她在胡佛大街等紅綠燈時被溫斯頓·莫斯利發現。凌晨3時15分左右,吉諾維斯到家,去公寓樓後面的一條小巷裡,把車停在離公寓大門約100英尺(30公尺)的長島鐵路邱園站停車場[12]。吉諾維斯走回公寓時,一路跟蹤她回家的莫斯利下車,把車停在奧斯汀街街角公交車站,手持獵刀接近吉諾維斯[12]。
吉諾維斯向公寓樓前跑去,被莫斯利追上,背部被刺了兩刀。吉諾維斯尖叫道:「天哪,他捅我!救我!」幾個鄰居聽到了她的叫聲,但只有幾個人聽出她在呼救。其中一人羅伯特·莫澤爾對莫斯利喊道:「別碰那姑娘!」[13]莫斯利跑開了,吉諾維斯慢慢朝公寓樓後門走去[7],身受重傷,在所有目擊者的視線範圍之外[13]。
目擊者看見莫斯利駕車駛離現場,但十分鐘後又回來了。他戴著寬邊帽,把臉遮住,找遍了停車場、火車站,又找了一幢公寓大樓,最終找到了吉諾維斯。她此時幾乎沒有意識,躺在大樓後面的走廊上,一扇鎖著的門阻攔了她的去路[11]。莫斯利又捅了吉諾維斯幾刀,然後強姦了她,從她身上偷了49美元後逃離現場[13]。犯罪過程持續了大約半個小時,沒有人能夠看到或者聽到。鄰居兼密友索菲亞·法勒(Sophia Farrar)不久後發現了她[14]。
最早報警的記錄不清楚,也沒有得到高度重視;該案發生於紐約市實施911緊急呼叫系統四年前[15]。一位證人說,他的父親在莫斯利第一次傷害吉諾維斯後報了警,說有一名女性「被毆打,搖搖晃晃站了起來」[16]。最後一次傷害發生後幾分鐘,另一位證人卡爾·羅斯打電話給兩個朋友尋求建議,第二個朋友打電話給第三個朋友,第三個朋友報了警,警察在接到電話後幾分鐘趕到現場。吉諾維斯於凌晨4時15分被救護車接走,送醫途中去世,1964年3月16日葬於康乃狄克州新卡南湖景公墓[1]。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