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姬鵬飛
中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姬鵬飛(1910年2月2日—2000年2月10日),原名姬宏邠[1],戰爭時期化名吉洛,山西臨晉(今臨猗)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及政治人物,原副國級領導人。
Remove ads
生平
姬鵬飛是山西省臨猗縣東張鎮人。1926年,姬鵬飛入西安陸軍醫院軍醫訓練班。曾任二十六路軍七十四旅軍醫。1931年參加寧都暴動後加入中國工農紅軍[2],在紅五軍團擔任十五軍軍醫處長,參加贛州、龍巖、漳州、水口等戰役[3]。193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4]。1933年8月,姬鵬飛調任紅五軍團衛生部部長,參加了長征[5]。途中調任中央軍委衛生部保健局副局長,之後改任紅一軍團衛生部衛生主任。到陝北後,任軍委後方衛生部部長[3]。
抗戰爆發後,任中央軍委衛生部副部長,後在中共中央黨校、抗大和馬列學院學習。1938年冬,姬鵬飛調任新四軍後方政治處主任兼軍醫處政治協理員[3]。1940年10月,任新四軍蘇北第一縱隊政治部主任,參與黃橋戰役[6]。皖南事變後,出任新四軍第1師一旅政治部主任[7]、一師三旅政委兼蘇中第四地委書記、第四軍分區政委,參加蘇中反清鄉作戰[8]。1945年,出任蘇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9]。
1945年10月,擔任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0]。1946年6月任第七縱隊兼蘇中軍區政治委員,參與蘇中戰役。華東解放軍主力北撤山東後,擔任華東野戰軍十一縱隊政委、華中指揮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堅持蘇中地區的游擊戰爭[11]。1948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韋國清率部南下,進入蘇北。隨後組建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韋國清任司令員、陳丕顯任政治委員,姬鵬飛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2]。3月,率部進攻益林,殲滅國軍113旅;6月,為策應豫東戰役,發動隴海路東段攻勢。11月,參加淮海戰役[13]。1949年1月,姬鵬飛任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參加渡江戰役[3][14]。5月攻占浙江後,第七兵團兼浙江省軍區政委,姬鵬飛同時擔任浙江省委委員,省委宣傳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調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工作,任中國駐東德首任大使,是當時最年輕的大使[3][15]。1955年任外交部副部長。1972年,姬鵬飛出任外交部部長[16],直接主持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主要階段的談判[3]。1975年1月起,先後擔任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
1979年,姬鵬飛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1980年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198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83年6月後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參與制定《香港基本法》和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17][18]。
姬鵬飛1990年10月退休,此後因病住進北京醫院,國務院港澳辦主任一職則由魯平接任。1997年6月30日,姬鵬飛執意抱病赴港,由曾慶紅攙扶著出席香港回歸儀式,1999年澳門回歸時,姬鵬飛因病情危重無法赴澳門出席交接儀式[19]。2000年2月10日13時52分因肺炎和臟器嚴重衰竭病逝於北京[19],享年91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借新華社言論稱其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外交戰線的傑出領導人」[20]。
Remove ads
相關紀念
2010年2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紀念姬鵬飛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紀念會的發言稿中給予姬鵬飛相當高的評價[21]。
家庭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