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爾科·約翰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翰·安德魯·威爾金森(英語:John Andrew Wilkinson,1947年7月12日—2022年11月21日),藝名威爾科·詹森(Wilko Johnson),英國吉他手、歌手、詞曲作者,偶爾會從事演員,1970年代酒吧搖滾/節奏布魯斯樂隊Dr. Feelgood的成員。以其獨特的吉他演奏風格而聞名,他不使用吉他撥片,而是採用指彈的方法,這使他能夠同時進行節奏吉他的演奏、即興演奏和獨奏,從而演奏出具有高度打擊樂元素的吉他聲音。
詹森和Dr. Feelgood樂隊對英國朋克運動具有一定影響,保羅·韋勒在談到詹森時說:「他可能不像其他吉他手那樣出名,但他無處不在。我想有很多人同樣會這麼認為,我可以在很多地方聽到威爾科的聲音,他的作品是一種遺產[2]。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詹森於1947年7月12日出生於埃塞克斯郡坎維島,曾就讀於韋斯特克利夫男子高中,並在校內的幾個團體中演奏,後進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攻讀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3],本科課程包括盎格魯撒克遜和古代冰島傳說[4][5]。
畢業後,詹森通過陸路前往印度,然後返回埃塞克斯郡加入Pigboy Charlie樂隊的演奏者行列,該樂隊後來演變成1970年代酒吧搖滾運動的中流砥柱Dr. Feelgood[4]。從果阿邦回國後,他於1972年擔任英語教師[6][7],其後以威爾科·詹森為其藝名,該名字與約翰·威爾金森的拼寫近似[3]。
1965年,詹森以90英鎊(相當於2021年的1,854英鎊)的價格從埃塞克斯郡濱海紹森德的一家商店購買了他的第一把Fender Telecaster吉他[8],後來在與Dr.Feelgood簽署第一份唱片合同之後,他用1974年購買的紅木指板演奏了1962年的老式Fender Telecaster[9]。
詹森通過將舞台上的生澀動作(他稱之為「鴨子步」)與斷斷續續的吉他風格相結合,偶爾把吉他像槍一樣舉到肩膀上[10],以及一種新奇的著裝——黑色西裝配以蘑菇頭髮型等方式營造起了自己的形象。他的演奏風格通過指彈實現,使他能夠同時演奏節奏吉他以及進行即興演奏或獨奏,創造出極其具備打擊樂感覺的吉他聲音[11],這來源於他之前對約翰尼·基德和強尼·基德與海盜樂隊的失敗模仿,其後他進行了一些改變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12]。詹森的風格受到波·迪德利,逐漸成為Dr. Feelgood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樂隊在1975年至1977年間發行的前四張專輯《Down by the Jetty》、《Malpractice》、《Stupidity》和《Sneakin' Suspect》均有帶有詹森風格的歌曲[13]。
現場專輯《Stupidity》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排名第一,詹森加入Dr. Feelgood後至此時共發布了五首單曲,但其在該樂隊期間唯一進入榜單的單曲是《Sneakin' Suspect》。1977年4月,詹森由於對收錄在《Sneakin' Suspect》專輯中的曲目的分歧而離開樂隊[14],其餘樂隊成員稱詹森是自願離開的[6], 但詹森隨後堅稱他並非自願離開,而是該樂隊將他趕出去後,告訴報紙他已經離開[5]。
1977年,詹森與鍵盤樂器演奏者約翰·波特,貝斯手史蒂夫·萊溫斯和鼓手艾倫·普拉特共同成立Solid Senders樂隊,於1978年與維京唱片簽約,同年發行專輯《Solid Senders》[15]。樂隊於1977年11月底和12月初於在伊斯靈頓的Hope and Anchor舉辦的為期三周的「前排音樂節」上演出,演出過的節目包括許多早期朋克搖滾[16],由該樂隊的創作兩首曲目《Dr. Feelgood》和《Twenty Yards Behind》被收錄在音樂節的熱門歌曲雙張專輯中。合輯The Hope & Anchor Front Row Festival(1978年3月)則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排名第28位[17]。
1980年,詹森加入了艾恩·迪里的樂隊The Blockheads。1984年左右,他重組了威爾科·詹森樂隊,The Blockheads的貝斯手諾曼·瓦特-羅伊和義大利出生的鼓手薩爾瓦多·拉蒙多均加入了該樂隊,拉蒙多於1999年6月離開樂隊,由史蒂夫·蒙蒂(後來在Curve和耶穌與瑪麗鏈樂隊鼓手)取代。1981年,詹森發行第二張專輯《Ice on the Motorway》,1983年,他與盧·劉易斯共同發行EP《Bottle Up and Go!》。接下來的十年裡,詹森又通過歐洲的一些唱片公司發行了幾張專輯。1992年,詹森出現在Eurockéennes音樂節上,次年又出現在GuilFest上。專輯《Go Back Home》於1998年被Chess唱片公司購買。1999年,詹森開始減少舉辦演唱會,次年發行專輯《Don't Let Your Daddy Know(Live in Japan 2000)》[15]。
2005年,詹森發行錄音室專輯《紅熱搖滾藍調》,收錄了對范·莫里森、鮑勃·迪倫、雷·查爾斯、桑尼·鮑伊·威廉士和黑人歌星鉛肚皮(lead belly)等人的經典歌曲的翻唱[18]。2005年到2006年間,他的樂隊與The Hamsters和約翰·奧特威等共同參加了「The Mad,the Bad & the Dangerous」巡演[19]。

詹森曾在朱利安·鄧波執導的紀錄片《油城機密》(2009)中出現,講述了他在坎維島和Dr.Feelgood樂隊的往事。評論家菲利普·弗倫奇認為詹森「是一個有野性的人,無論在台上還是台下,都很有趣、雄辯和有魅力」[7],而鄧波則形容詹森是「一個非凡的人和英國最偉大的怪人之一」[20]。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在為《衛報》撰寫的評論中稱這部紀錄片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搖滾樂紀錄片」,並認為「這部備受追捧的紀錄片最討人喜歡的地方是它宣傳威爾科·詹森的方式[21]。
2010年10月2日,詹森宣布將加盟扼殺者樂隊從2011年3月開始的「Black & Blue」英國巡演。2011年4月,他在愛爾蘭基爾肯尼的Rhythm & Roots音樂節上進行了幾場演出,這幾場演出的入場票全部售出[22]。
詹森於2012年5月底出版自傳《回望我(Looking Back at Me)》,與佐伊·豪合著[5]。2012年5月,他出現在BBC紀錄片《Evidently... John Cooper Clarke》和《Punk Britannia》中[23],詹森和他的樂隊原定於2012年8月24日充當節奏音樂節的Blues舞台主角,但音樂節因門票銷售量不佳,於8月3日宣布取消[24]。


詹森在2013年初表示他罹患晚期癌症,將會舉行告別巡演。2013年3月22日,他與Madness作為特約藝人在BBC四台播出的電視節目《Madness Live: Goodbye Television Centre》中演出。之後他表示由於健康問題,他將無法在坎維島舉行最後兩場回鄉演出,並且今後不會再參加演出[25]。
但在2013年7月13日,詹森與諾曼·瓦特-羅伊和迪倫·豪在他的家鄉濱海韋斯特克利夫的鄉村綠色綠色節上舉行了一場現場演出,而此前亦並未宣布[26]。此外,他偶爾也會在當地酒吧進行非正式演出。2013年7月,該酒吧將標誌替換成了他的肖像(由當地藝術家傑克·梅爾維爾繪製),以紀念他對埃塞克斯東南部音樂事業的長期支持[27]。
詹森還在2013年8月4日星期日應Blockheads邀請在漢普郡舉辦的威克姆音樂節的最後一晚演奏了一首歌曲,並宣布會在2014年春季繼續與豪和瓦特-羅伊一起巡演[28]。
2014年3月和4月,詹森與豪和瓦特-羅伊 共同進行演出,以支持「瘋狂四人組」(Status Quo樂隊的經典陣容,宣傳中稱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巡演)。2014年9月,詹森在濱海紹森德與艾倫·麥吉會面,與創意管理公司(Creation Management)簽約,艾倫則稱詹森為他一直以來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以及英國國寶。在2014年和2015年之交,詹森在歌手Jools Holland於荷蘭舉辦的年度《Hootenanny》新年演唱會上演唱了《All Through the City》和《Go Back Home》,以及表演了他經典的鴨子步舞蹈[29][30]。
Remove ads
2012年11月,詹森因不明疾病被緊急送醫,被迫取消了一場演出[31],2013年1月,他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胰臟癌,而他選擇不接受化療[32][33][34]。
2013年1月25日,詹森在BBC廣播四台藝術節目《Front Row》中接受約翰·威爾遜採訪,談及自己的癌症,表示自己只剩下九到十個月的生命。他還談到了他將於3月份在英國進行「告別巡演」的計劃,以及他的診斷結果如何讓他「仿佛看到新生」[35]。巡演結束後,他宣布將在生命的最後時日與誰人樂隊主唱羅傑·多特里一起錄製一張告別專輯[36]。專輯最終於2014年3月發行,名為《Going Back Home》。2014年10月,他告訴BBC新聞的娛樂記者科林·帕特森,他當時以為這會是他做的最後一件事[37]。據《綜藝》雜誌報道,這張專輯成為雙方合作30多年來最成功的商業專輯[38]。」
然而詹森的胰臟並未出現常見的腺癌症狀,醫院後來發現他其實僅患有胰神經內分泌瘤,這種腫瘤侵襲性較低且較易治療[39] 。詹森隨後接受了根治性手術,醫生們則對他的預後表示樂觀[40]。在2014年10月22日的Q獎(由雜誌Q運營)頒獎典禮上,詹森獲頒「偶像獎」,他並宣布自己已經擺脫癌症,切除了胰腺、脾臟、部分胃、小腸和大腸,一些與肝臟有關的血管也得以切除和重建。他還透露手術持續了11個小時,腫瘤重達3公斤,而自己現在反而正在花時間接受並未面臨死亡的事實,且還處於恢復階段。當被問及下一步打算時,他表示自己尚不清楚[37]。
2015年,朱利安·鄧波主持了第二部關於詹森的紀錄片《威爾科·詹森的狂歡(The Ecstasy of Wilko Johnson)》,片中引用了詹森在日本的巡演錄影以及與羅傑·多特里合作的專輯。紀錄片記錄了詹森的痊癒經歷,闡述了他並沒有患晚期癌症的事實。《綜藝》雜誌一篇影評認為,朱利安·鄧波的戲謔性和緊跟流行文化的主持風格,雖然看起來不太適合談論死亡的紀錄片,但老藝術家詹森對壞消息出人意料的樂觀回應,卻使這部關於死亡的影片脫離了悲傷、恐懼或遺憾[38]。
2016年,詹森獲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41] 。
2022年11月21日,詹森在韋斯特克利夫的家中去世,享年75歲[42][43][44]。死訊公布後,比利·布拉格評價詹森時說:「他的吉他演奏暗含憤怒而又有稜有角,但他的存在——他賦予聽眾的緊張、咄咄逼人、失控的感覺——是我們在英國流行音樂界中從未見過的,約翰·里頓、斯特拉默和韋勒都從他的創新性風格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法蘭茲·費迪南主唱亞歷克斯·卡普拉諾斯表示:「他獨特、緊張的演奏和舞台風格給許多吉他手帶來興奮並給他們帶來激勵,包括我自己。」廣播員鮑勃·哈里斯則認為,詹森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其精力和精神令人難以置信[44]。
表演方面,詹森的處女作是在HBO奇幻劇《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和第二季中飾演的啞巴劊子手伊林·佩恩爵士[45][46],製片人此前看過他在《油城機密》中的表演,認為他符合片方對陰險角色的要求[47]。他在該劇中共有四集的戲份[1],而他的角色名字在後續幾集中經常被艾莉亞·史塔克在背誦她想要殺死的人的名單時提及,因為他曾將她的父親奈德·史塔克斬首。
個人生活
詹森住在埃塞克斯郡的濱海韋斯特克利夫,與艾琳·奈特自幼相識,兩人在他十幾歲時結婚,育有兩個兒子馬修和西蒙。2004年,他的妻子因癌症去世[6][20][48][49]。詹森對天文學、畫畫和詩歌感興趣[6][50][48],兒子西蒙也是一名吉他手,曾與紹森德的Eight Rounds Rapid樂隊共同演奏[51]。
影響

詹森的音樂風格為早期的Dr. Feelgood樂隊奠定了基礎,被認為對英國朋克運動具有創始性影響[6][50][23]。扼殺者樂隊主唱讓-雅克·伯內爾則曾表示Dr. Feelgood樂隊可視為舊時代和朋克時代之間有一座橋梁[6]。2009年的紀錄片《油城機密》中對這種影響進行了探討。《Q》雜誌的馬克·布萊克在評論詹森的自傳時說:「在70年代中期,樂隊粗野的節奏布魯斯和吉他手激發了年輕的約翰·里頓、保羅·韋勒和薩格斯。這部自傳也給他帶來了英國搖滾界最獨特人物之一的聲譽,書中回憶了他在坎維島的童年,以及他沿嬉皮士之路前往果阿,然後和Dr. Feelgood樂隊一起開創朋克的經歷[50]。」BBC4台於2012年5月首播的三集紀錄片《Punk Britannia》中也強調了Dr. Feelgood作為「酒吧搖滾樂隊,夾在60年代的嬉皮士和70年代中期的朋克之間,為後來的朋克鋪平了道路」[23]。」
2017年2月,The Wave Pictures樂隊發行了一張名為《Canvey Island Baby》的黑膠迷你專輯,收錄了詹森創作的五首歌曲和一首由樂隊歌手兼吉他手大衛·塔特薩爾創作的主打歌[53]。
Remove ads
音樂作品
- 《Solid Senders》 (1978)[58]
- 《Ice on the Motorway》(1981)[18]
- 《Call It What You Want》(1987)[18]
- 《Barbed Wire Blues》(1988)[18]
- 《Pull the Cover》(1995)[18]
- 《Going Back Home》(1998)[18]
- 《Don't Let Your Daddy Know (Live in Japan 2000)》(2000) [18]
- 《Red Hot Rocking Blues》(2005)[18]
- 《Portobello Shuffle: A Testimonial to Boss Goodman and Tribute to the Deviants & Pink Fairies》[59]
- 《Blow Your Mind》(2018)[60]
Remove ads
- 《Laughter》(1980)[61]
- 《Going Back Home》(2014) ,在英國排行第3[62]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