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廉·鮑雷
美国外交官、企业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廉·道格拉斯·鮑雷(英文:William Douglas Pawley,1896年9月7日—1977年1月7日)是一位美國外交官,也是一位著名商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與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及多個航空公司和飛機製造公司有較大關聯。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1896年9月7日,威廉·道格拉斯·鮑雷在南卡羅萊納州佛羅倫斯出生,父親是在古巴經商的富裕商人,年輕時的鮑雷在古巴的哈瓦那和聖地牙哥就讀私立學校。之後他返回美國,在喬治亞州的戈登軍事學院就讀。1919年7月25日,鮑雷與安妮·哈爾·多布斯(Annie Hahr Dobbs)在喬治亞州的瑪麗埃塔結婚。1925年,夫妻二人移居邁阿密,1928年又遷往哈瓦那。然後他們又攜三個子女遷回邁阿密,最小的孩子也出生在這裡。之後,鮑雷帶著他最小的嬰兒前往中國上海,將其他孩子留在邁阿密海灘市的家中,安妮也隨他前往中國直到1938年獨自返回邁阿密。最終他們在1941年離婚。[1]

商業生涯
1927年,鮑雷與柯蒂斯-萊特飛機公司取得聯繫,這使得他在後來成為非常富有的人。1928年,他回到古巴,並擔任古巴國家柯蒂斯航空的總裁,1932年將其售予泛美航空。之後他成為柯蒂斯前總裁克萊蒙特·奇斯(Clement Keys)所創建的紐約洲際公司(Intercontinent Corporation)總裁。1933年,鮑雷前往中國,成為中國航空公司美方總裁[2]。他最終又將中航的美方股份售予泛美航空。後來他與中華民國政府共建中華民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飛機製造廠,並擔任總經理一職,廠址最初在杭州,後遷武漢,最終搬到雲南瑞麗,成為中央雷允飛機製造廠。[1][3]:152
1940年,在威廉·鮑雷的初期組織協助下,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在印度成立。
1941年,他與兩個兄弟愛德華(Edward)和尤金(Eugene)參與了美國第一志願航空隊的組織籌建(又稱作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志願組織擁有一個著名的名稱,即飛虎隊[4]。愛德華與尤金在緬甸仰光明加拉洞機場建立了飛機組裝車間,為飛虎隊組裝P-40戰鬥機。日軍攻入緬甸後,盟軍撤離該地,雷允廠及其兩個配套機場成為飛虎隊對日作戰的基地之一。1942年5月日軍攻入雲南後,作為印度斯坦航空的合伙人,鮑雷將他的業務轉移到了印度。[1][5]
晚年
1945年,鮑雷被杜魯門任命為美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1946年被任命為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
戰後,鮑雷是美國共和黨的活躍人物,也是艾森豪總統和中央情報總監艾倫·杜勒斯的密友,參與了關於去除對立外國領導人權利的行政命令計劃,包括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政變中中情局推翻了瓜地馬拉哈科沃·阿本斯政府的統治。1945至1960年間,鮑雷一直在秘魯、巴西、巴拿馬、瓜地馬拉、古巴和尼加拉瓜等國工作。他的餘生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海灘市度過,1977年1月,由於不堪忍受帶狀疱疹的折磨,最終開槍自殺[1]。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