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子宮內膜息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簡稱子宮息肉(uterine polyp),為子宮內膜局限性增長,在宮頸內形成息肉樣突起。
病理學
其發病原因包括兩類,一個是機體一系列功能紊亂。另一個為子宮內膜基底層發生的小腫瘤,增殖發育進入內膜功能差,月經期也未能剝脫,繼續發育到子宮腔內形成息肉[1][2]。
子宮內膜息肉可為單發或多發,外觀呈圓形、長圓形或舌形等,直徑最小僅1—2mm,偶有大至數厘米者。除少數基底較寬外,大都有蒂,有時可自頸管脫垂於陰道內,息肉呈粉紅色[3]。如有出血壞死,可呈暗紅色。當合併感染,可見滲出液或膿苔樣物覆蓋其表面[4]。
治療
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一般以刮宮術,將息肉刮除即止血;術後需要定期複查。若出血量多,或治療效果不佳或癌症細胞復發,可酌情行子宮全切除術[5]。子宮內膜息肉絕大多數為原發性腫瘤,但一些情況為繼發性或癌症性腫瘤[1][2]。
目前還有一種方式是子宮鏡息肉切除手術,又可分為「電刀」(conventional bipolar and monopolar resectoscopy)和「冷刀[6][7]」(mechanical hysteroscopic tissue removal system[8]),兩者都可以看到子宮內部,差別在於:電刀是由手術器具通電,利用高溫燒灼來切除息肉。冷刀則是安全刀頭,不會產生因為高溫產生熱效應,對於內膜的傷害又更小,屬於自費手術。關於手術的併發症,由於做子宮鏡時會灌入介質撐起子宮,以便能看清楚子宮腔內部,因此若是以單極電刀手術,使用蒸餾水為介質,有1%的可能性會造成水中毒;冷刀則是使用生理食鹽水,不會有水中毒的風險。其他併發症如電燒造成內膜受傷而沾黏、感染發炎,發生機率則很低(約0.05-1%)或是症狀很輕微。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