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健(1958年—),根據孔子家譜祥字輩又名孔祥林,山東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孔子研究家、SBI大學院大學教授、竹書房新聞主幹、日中關係評論家。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孫。世界孔子協會會長。[1][2]
孔健現在擔任日本軟銀金融大學教授、北科院中國國學院院長、國際孔教入學傳播協會會長、日中經貿促進協會理事長、日中文化體育交流協會理事長、中國畫報協會副會長、日本巨龍新聞集團總編輯、中國畫報日文版總編輯、日文城市兄弟雜誌總編輯、日中財經雜誌社總編輯、日本山大同學會名譽會長。
生平
1958年,孔健出生在山東省青島市,是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孫。[3]明衍聖公孔希學三弟孔希范的三子孔誾庶流、滕陽戶末裔。1982年,孔健從山東大學日本語專業畢業。畢業後擔任人民畫報日文版編輯。1985年,孔健飄洋渡海遠赴日本上智大學留學,取得新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北野武於5月9日在朝日電視台主持的政論節目《北野武的TV擒抱》邀請多國記者與學者等就世界各國對日本震災的態度和反應討論。節目中,孔健認為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應納入整個中國的額度(中國所捐3.7億日圓遠遠低於台灣捐款至少180億日圓的額度),此言一出即引發現場譁然。日本資深記者山際澄夫當場反駁「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這是事實!」在座的韓國學者也質疑「台灣和中國為什麼要混為一談?」山際並表示「捐給日本最多的是台灣,比美國還多!但是(日本)政府卻呈現外交腦死(思考停止狀態),竟然未(登報)感謝台灣?!」此事立即引發全國日本人抗議,經媒體報導後,迅速在日本與台灣引發直接(匯款)與間接(納稅)捐助人的反彈。[4]
2010年6月,孔健和于丹爆發書籍版權之爭,于丹指責孔健的四本書《論語力》(與于丹合著、新世界出版社)、《左手孔子右手莊子》、《新論語》(中國工人出版社)、《于丹的天空》(江西人民出版社)侵犯了她的版權,孔健則稱有于丹的口頭錄音作為證據,隨後表示:「我和于丹的交往是太虧了,感情虧,經濟也虧。」[5]
著作
- 《孔子全集》
- 中英日韓《論語》
- 《孔子物語》(德間書店)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