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孟浩然

唐代詩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孟浩然
Remove ads

孟浩然 (689年—740年),浩然唐代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又稱孟襄陽,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屬於山水田園派。孟浩然因隱居於鹿門山,後人稱他孟鹿門、鹿門處士,與王維並稱為王孟

快速預覽 孟浩然, 朝代 ...
Remove ads

生平

Thumb
古聖賢像傳略》孟浩然像

唐玄宗在位時,開元十五年(727年)冬,孟浩然赴尋求仕官之途,次年應考進士未成。王維曾經向玄宗推薦孟浩然,孟浩然的一句詩「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讓玄宗不滿,失去了在朝廷任官的機會。

開元十七年(729年)孟浩然漫遊吳越。開元二十年(732年)回到襄陽。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再度入長安。韓朝宗十分欣賞孟浩然,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並且向朝廷推薦他,孟浩然因為與朋友喝酒而錯過了與韓朝宗的約定。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浩然游蜀。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秋,王昌齡遊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本來將要痊癒,因為縱情飲酒,食鮮疾發逝世[1]

著作

孟浩然的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律詩,題材大多關於山水田園和隱逸、旅行等內容。他與王維李白張九齡交好,繼陶淵明謝靈運謝朓之後,開盛唐山水詩之先聲。知名詩作有《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2]、《春曉》等篇。

孟浩然的詩與王維齊名,並稱「王孟」。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其中有他人作品。

評價

李白對孟浩然極為崇拜,曾作數詩贈年長自己十二歲的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是《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解悶十二首》:「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鯿。」

蔡傳:孟浩然詩組建安,宗淵明,沖淡中有壯逸之氣。

聞一多:正如當時許多有隱士傾向的讀書人,孟浩然原來是為隱居而隱居,為了一個浪漫的理想,為著對古人的一個神聖的默契而隱居[3]

墓葬

孟浩然墓在湖北襄陽城東風林南麓。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90下》,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203》,出自《新唐書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