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孫多慈

台灣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多慈
Remove ads

孫多慈(1913年—1975年[1]),又名孫韻君,是一位出身安徽壽縣藝術教育家。畫家徐悲鴻的情婦,後來成為許紹棣的第二任妻子。

快速預覽 孫多慈, 出生 ...

生平

1913年,孫多慈出生安徽省壽縣一個顯赫的官僚世家。她的族親祖輩是咸豐狀元、光緒帝師、京師大學堂初代管學大臣孫家鼐。她的父親是孫傳瑗,他曾在孫傳芳手下擔任秘書,後於大學擔任教職行政職務。[2][3]

Thumb
孫多慈(中)在1951年遊歷美國時於紐約胡適(右一)、汪亞塵(左一)、王少陵(後排左一)等拍攝的合照。

1930年,孫多慈參加國立中央大學入學考試落榜;自此,她開始在該校旁聽藝術相關課程,她的作品也受到徐悲鴻賞識,兩人開始發展感情。1931年,孫多慈考入該校。此後,徐悲鴻曾勉勵孫多慈效仿羅莎·邦賀英語Rosa Bonheur等女性藝術家。徐悲鴻與孫多慈的婚外戀被眾多師生察覺。1935年,孫多慈畢業並計畫申請公費留學,徐悲鴻為此進行各種學術運作;同時,徐悲鴻委請宗白華為《孫多慈描集》作序。徐悲鴻幫孫多慈爭取公費留學的所作所為被徐悲鴻妻子蔣碧微阻止。當時,孫多慈與徐悲鴻的婚外情關係以及由此引發的學術舞弊等事宜引起眾人矚目和議論,抗戰開始後,徐悲鴻將妻子兒女扔在戰爭區,一心一意護送孫多慈一家到廣西避難,並在廣西登報聲明解除和妻子的「同居關係」。最終因為孫父堅決反對,二人八年婚外情以分手告終[2][3]

1941年經郁達夫「前妻」王映霞介紹,認識了時任浙江省政府教育廳長許紹棣。孙多慈得以許紹棣成为其第二任妻子,婚后与許紹棣原配的孩子们不和。[2][3]

1949年,孫多慈隨家人遷居臺灣,並前往歐美各地精進技藝,又在香港菲律賓美國泰國伊朗等地舉行展覽;同時,她也在臺灣師範大學擔任教職直至1971年退休為止。[2]

1963年,孫多慈應張其昀邀請籌組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並擔任該系第一任主任。[1][3]

1975年,孫多慈因癌症逝世。[2][3]

Remove ads

家庭

孫多慈與許紹棣育有許玨方等子女[2]

創作風格

孫多慈的創作形式包含油畫水墨畫等,並繼承徐悲鴻的寫實主張。[2]

代表作品

  • 《瓶汲》(1930年)
  • 《獅》(1934年)
  • 《自畫像》(1934年)
  • 《景寧風景》(1943年)
  • 泰國公主》(1961年)
  • 《春城無處不飛華》(1971年)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