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哥拉龍屬

沧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哥拉龙属
Remove ads

安哥拉龍學名Angolasaurus,意為「安哥拉的蜥蜴」)是滄龍科已滅絕的一屬,在土侖期科尼亞克期安哥拉[7]科尼亞克期美國(存疑)、土侖期巴西[8]馬斯垂克期尼日均有分布[9][10]。儘管一度被視為板踝龍的一個種[6],但近期系統發育分析將其置於扁掌龍亞科的長鼻蜥龍塞爾馬龍之間,從而維持其在扁掌龍亞科內的基幹位置[11]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廣闊的地理泛圍使其成為少數跨大西洋分布的土侖期滄龍之一[8]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安哥拉龍及同時期安哥拉龜英語Angolachelys的復原圖

安哥拉龍是種小型滄龍,顱骨長度估計為40公分(1.3英尺)[12],根據羅塞爾(1967年)提供的比例,其全長應為4公尺(13英尺)左右[13]。其外觀大致與近親板踝龍相似,但和近親相比有著相對體長而言更長的顱骨[6]。顱骨有11顆上頜齒、4顆前頜齒及12顆齒骨齒。安哥拉龍的系統發育關係顯示本屬個體擁有尾鰭、更加靠前的鼻孔[14]及用於提升水動力效率的有嵴鱗片[15]

由於安哥拉龍生存的區域及後來本蒂亞巴地區的海水溫度下降,有人猜測安哥拉龍及棲息在該地區的其它滄龍背部表面深色斑紋的覆蓋範圍可能有所增加,以幫助調節濕度[16]

發現歷史

安哥拉龍由米格爾·特萊斯·安圖內斯於1964年根據部分顱骨及骨骼首次描述,並於1994年重新歸入板踝龍[6]。2005年的研究取消該做法,並將本屬歸入扁掌龍亞科[7]。2005至2009年間的野外考察至少發現兩具新的安哥拉龍骨骼。對一個新顱骨及正模顱骨進行CT掃描,以揭示內部腦殼的複雜細微特徵,從而確認其在扁掌龍亞科中更精確的地位[8]。更近期的主要滄龍科系統發育分析,將安哥拉龍置於羅塞爾龍類海王龍亞科及扁掌龍亞科組成演化支的基幹位置,但不屬於任何一個亞科[17]

2007年,德克薩斯州鷹灘組英語Eagle Ford formation發現的兩具個體被歸入安哥拉龍,其中一具保存有部分舌器英語hyoid apparatus。同一篇摘要中將先前歸入板踝龍的兩顆牙齒重新歸入安哥拉龍。這些牙齒出土於巴西塞爾希培盆地,實際上與安哥拉龍正模標本中發現的牙齒幾乎沒有區別。這些發現使安哥拉龍成為首種有著跨大西洋分布的土侖階滄龍[8]

Remove ads

古生態學

Thumb
正模標本(SGMA 12/60)重建,基於安圖內斯(1964年)的研究

安哥拉

博氏安哥拉龍僅發現於伊托貝組英語Itombe Formation,與海王龍亞科物種伊姆貝海王龍(原為滄龍)及甲食性淺水龜鱉目安哥拉龜英語Angolachelys共享棲息地。當地還發現過分類不明的大洋龍亞科蛇頸龍類遺骸。陸生動物群僅含蜥腳類的安哥拉巨龍[18]

尼日

安哥拉龍在杜卡馬傑組英語Dukamaje Formation出土了屬於各年齡階段的少量椎骨,與同為扁掌龍亞科板踝龍扁掌龍球齒龍亞科英語Globidensini伊格達曼龍英語Igdamanosaurus大洋龍亞科大洋龍滄龍亞科滄龍滄龍科哥隆約龍共享棲息地[18]

美國

德克薩斯州鷹灘組英語Eagle Ford formation發現過安哥拉龍化石。該組的其它土侖階水生爬行類包括蛇頸龍目西南泳龍白堊龍蛇頸龍以及滄龍科的硬椎龍。當地還發現了分類不明的滄龍及蛇頸龍遺骸[19]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