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德納赫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德納赫之戰於939年2月在萊茵河畔的安德納赫爆發,對戰雙方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與叛亂的兩大部落公國公爵——弗蘭肯公爵埃貝哈德與洛林公爵吉塞爾伯特。此次戰役以奧托一世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叛軍失敗及其首領戰死告終。
![]() |
Remove ads
背景
弗蘭肯公爵埃貝哈德出身康拉丁家族,曾是德意志國王亨利一世的堅定支持者。然而,亨利一世去世後,埃貝哈德很快與其子、繼位者奧托一世產生了矛盾。新國王與其父不同,認為國王的地位不止於同儕之首,而是堅持強化王權。937年,埃貝哈德及其他部分諸侯拒絕向新王效忠,反對者開始集結。938年,埃貝哈德聯合奧托的異母兄坦克瑪以及巴伐利亞公爵埃貝哈德向奧托發難[1],但叛亂被迅速平定,坦克瑪在埃雷斯堡的教堂中被奧托的支持者殺死,巴伐利亞公爵埃貝哈德遜位於叔父貝特霍爾德。弗蘭肯的埃貝哈德與奧托一世之間僅維持了短暫的和平,939年,他又與洛林公爵吉塞爾伯特以及奧托的弟弟巴伐利亞公爵亨利聯手,再次起兵叛亂[2]。
自928年以來擔任洛林公爵的吉塞爾伯特,於929年娶了奧托的妹妹格貝爾加為妻,在亨利一世在位期間也曾效忠於他。據部分史料記載,格貝爾加更傾向於支持她的弟弟亨利繼承東法蘭克王國的王位,而不是奧托,因此吉塞爾伯特在她的請求下舉兵反叛。事實上,在939年,吉塞爾伯特確實加入了亨利和埃貝哈德領導的叛亂。此外,他還與西法蘭克王國的新任國王路易四世結盟,或許是為了獲得這位強大君主及西法蘭克貴族的支持。
Remove ads
經過
奧托在伯滕戰役中首次戰勝叛軍,地點接近今天的克桑滕。然而,他卻對萊茵河另一側的敵人束手無策。因為無法抓到叛亂主謀,他選擇圍困叛軍據點。彼時吉塞爾伯特和埃貝哈德揮師南下,劫掠了支持王室的伯爵領地。叛軍得到了路易四世,及以奧托的姐夫偉大的于格等重要西法蘭克領主的支持。奧托包圍萊茵河畔布賴薩赫時,叛軍從梅斯出發,向萊茵河推進並在安德納赫附近渡河。
在叛軍掠奪了拉瑙地區後,他們再次嘗試在安德納赫附近渡河。此時,兩位保皇派的伯爵——拉恩高伯爵「短鬚」康拉德及其族弟,萊茵高和韋特勞伯爵奧托——對叛軍展開了奇襲。二人和埃貝哈德一樣出身於康拉丁家族,卻選擇站在國王一邊。他們率領一支小型軍隊尾隨叛軍,並在大部分叛軍已渡過萊茵河、攜帶戰利品撤退時發動了攻擊。埃貝哈德在戰鬥中陣亡,吉塞爾伯特則在試圖渡河逃跑時溺亡[3]。至此,針對奧托一世的叛亂宣告結束。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