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宜賓市第一中學
四川省宜宾市的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校,簡稱宜賓一中,是四川省宜賓市歷史最悠久的公立高級中學,該校前身肇基於1481年(明成化17年)的翠屏書院,距今已有540餘年的辦學歷史。[1]1901年翠屏書院改辦為尚志學堂,2023年被認定為四川省引領型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現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2年首批)、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13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9年)。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翠屏書院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由敘州府知府陸淵之主持建造於宜賓城西翠屏山腰。清嘉慶六年(1801年)遷至宜賓城內大南街。[2]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改辦為尚志學堂,書院這個名稱才廢掉。」「自清政府廢科考,改為學校的『詔令』發出後,翠屏書院即改為尚志學堂」。
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912年)因廢府制,「府立中學堂」改為「敘州聯合縣立中學堂」,簡稱「敘聯中」。由宜賓、南溪、興文、長寧、高縣、慶符、珙縣、筠連、屏山、富順、隆昌十一縣,雷波、馬邊兩廳,從契稅附加中捐資辦學。主持學籍的監督從此改稱校長。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敘共中奉令更名為「敘屬聯立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學校更名為「川南宜賓高級中學」,停招初中。省政府任命宜賓地委書記陳林同志兼任校長,校址由城內大南門遷至西郊泥灝口(即現老校區)。1953年1月,學校奉令更名為「四川省宜賓第一中學校」。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宜賓市第一中學校為新中國成立後四川的第一批省屬重點中學。1959年8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校」。
2004年1月,四川省教育廳確定宜賓市一中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13年學校被確定為首批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23年被認定為四川省引領型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是「全球中學生策略聯盟」成員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專業發展實驗學校、教育部新課程改革與校園文學研究實驗學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航空特色學校、中華傳統藝術傳承優秀學校。
Remove ads
組織架構
學校實行三級管理體系:
- 決策層:校黨委(下設5個支部)、校務委員會
- 執行層:
- 教學中心(分高中部、國際部)
- 學生發展中心
- 後勤保障中心
- 監督層:教職工代表大會、家長委員會
校園設施
特色設施:
- 航天科技館: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建設,展示長征火箭模型
- 古籍修復室:存有明清書院刻本1,500餘冊
- STEAM中心:配備3D列印、機器人等設備
教學體系
課程結構(2023年課改方案):
- 基礎課程: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
- 拓展課程:
- 書院文化課程(《翠屏詩選》等12門)
- 航天科技課程(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合作)
- 研究課程:
- 省級課題"長江生態保護研究"
- 國家級課題"少數民族文化數位化"
教學特色:
- 分層走班制:數學、英語學科實施A/B/C三級教學
- 雙導師制:每班配備學業導師+生涯規劃導師
- 智慧課堂:100%教室配備AI學情分析系統
師資隊伍
人才隊伍:
- 正高級教師9人
- 特級教師12人(含3名退休返聘)
- 博士學歷教師5人(主要集中於理科)
- 省級以上名師工作室3個
辦學成就
- 學科競賽:近五年獲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2枚(2020、2022)
- 科技創新:連續7年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 體育競技:男子籃球隊保持四川省中學生聯賽"十連冠"(2013-2023)
文化傳統
標誌性活動:
- 書院文化節(每年4月):包含古籍修復體驗、國學講座等
- 金沙江科考(高二必修):沿江生態環境調查
- 校友導師月(11月):邀請知名校友返校授課
學生社團(部分):
- 翠屏文學社(創立於1925年)
- 航天模型社(獲全國航模比賽冠軍)
- 彝族文化研究會(省級優秀社團)
知名校友
- 周開達(1933-2013):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專家
- 周永康(1942-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周曉虹(1957-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
- 陳明義(196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
爭議事件
- 2016年因"周末補課"問題被家長投訴,後經教育局協調改為自願參加
- 2020年南岸校區擴建引發拆遷糾紛,最終通過補償方案解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