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客西馬尼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客西馬尼園或譯革責瑪尼莊園(希臘語:Γεθσημανι,羅馬化:Gethsēmani;希伯來語:גת שמנים;亞拉姆語:גת שמנא,羅馬化:Gaṯ Šmānê;意為「榨油機」),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傳統,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前夜,耶穌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根據《路加福音》第22章第43–44節的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地方。
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下的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1]。天主教的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614年被薩珊王朝摧毀,後由十字軍重建,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於1920年代重建啟用至今。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正教會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有拜占庭/俄羅斯風格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
在《馬太福音》第26章第36節和《馬可福音》第14章第32節中,「客西馬尼」或「革責瑪尼」的希臘語名稱是Γεθσημανι (Gethsēmani),代表亞蘭語中的 גת שמנא (Gaṯ-Šmānê),意為「榨油機」(「油」指橄欖油)[1]。這可能是由於當時此處種植了許多橄欖樹。馬可福音第14章第32節)稱為「一個地方」;《約翰福音》第18章第1節)稱之為「一個園子」。
客西馬尼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行程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記載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禱告」。
Remove ads
圖片
-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
-
客西馬尼園
-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