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毘羅權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毘羅權現(こんぴらごんげん)是琴平山(象頭山)的山岳信仰和修驗道融合的神佛習合之神,本地佛是十一面觀音菩薩。神佛習合中是香川縣琴平町象頭山鎮座的金毘羅大權現,神佛分離・廢佛毀釋以前以讚岐國象頭山松尾寺金光院(現在香川縣琴平町的金刀比羅宮)為總本宮,祭祀在日本全國的金毘羅宮、金毘羅權現社。
由來
根據象頭山松尾寺[1]的緣起,大寶年間,修驗道的役小角(神變大菩薩)登象頭山之際,因天竺靈鷲山(象頭山)的護法善神金毘羅(宮比羅)的神驗而開山,所以稱作象頭山金毘羅大權現。象頭山金毘羅大權現的本地佛是十一面觀音菩薩。
金毘羅(摩伽羅)本來是恆河鰐神格化的水神,在日本是蛇型。金毘羅(摩伽羅)也是恆河女神的坐騎,所以,金毘羅權現作為海上交通的守護神受到信仰。在全國各地俯瞰大港的山上建有金毘羅宮、金毘羅權現社,祭祀金毘羅權現。
崇德天皇合祀
長寬元年(1163年),崇德天皇在象頭山松尾寺金光院參籠[2],所以,受到修驗道御靈信仰的影響,永萬元年(1165年),崇德天皇也合祀象頭山松尾寺金光院[3]。
天狗信仰

修驗道盛行後,天狗被視為是金毘羅權現的眷屬。『和漢三才圖會』記載「當山之天狗名為金比羅坊」。
江戶時代,背負天狗之面的白裝束的金毘羅道者(行人)在全國巡迴,使金毘羅信仰普及[4]。也產生背負天狗之面前來參拜讚岐國象頭山松尾寺的習俗[5][6]。
金毘羅參拜
塩飽水軍信仰金毘羅權現,對全國寄港地的金毘羅信仰普及帶來貢獻。
江戶時代後期,伴隨象頭山松尾寺金光院的金毘羅參拜盛行,四國的丸龜街道、多度津街道、高松街道、阿波街道、伊予・土佐街道等金毘羅街道受到整備。神佛分離以降,香川縣琴平町的金刀比羅宮是全國約600座金刀比羅神社的總本宮。緣日是毎月10日。
神佛分離・廢佛毀釋
明治元年(1868年)3月,神佛分離令造成象頭山松尾寺金光院廢寺[7],強制改組為國家神道的琴平神社(同年7月改稱金刀比羅宮),主祭神定名為大物主神,相殿奉祀崇德天皇。
全國的金毘羅宮・金毘羅權現社大多改成主祭神是大物主神的神道的金刀比羅神社・琴平神社・金比羅神社。
祭祀金毘羅權現的寺院
腳註
關連項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