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接觸者

流行病学概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接觸者是一個廣義的流行病學概念,通常是指進行接觸者追蹤等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時,排查到的具有被感染風險的一類人群。根據與「傳染源」接觸的方式、時長、距離、被感染風險等的不同,可以分為密切接觸者密接者)、次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者)、一般接觸者時空伴隨者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接觸者的因應措施有所差異。接觸者的概念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被廣泛使用。

密切接觸者

密切接觸者 (密接者)通常是指與傳染源有接觸、且接觸程度導致自身被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1]

該概念在不同地區的具體定義有所差異,如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定義,密切接觸者是指在對於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有症狀時或症狀出現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標本採樣前2天內,在未採取有效防護與其在1米內有接觸的人員[2]。而根據美國佛蒙特州衛生部門的定義,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某人具有傳染性時,與其相距不到兩米、並在 24 小時內累計持續15分鐘或更長時間的人員[3]

次密切接觸者

次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者)是「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簡稱.

次密切接觸者是指密切接觸者與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首次接觸[註 1]至該密切接觸者被隔離管理前,與密切接觸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閉環境工作、聚餐和娛樂等近距離接觸但未採取有效防護的人員[4][5]

一般接觸者

一般接觸者,綜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調查與管理指南》和一些中國內地地方政府的規定。一般接觸者是指與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在乘坐飛機火車輪船等同一個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學習、工作以及診療過程中有過接觸,以及共同暴露於商場、 公交車站、地鐵內等公共場所的人員,但又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原則的人員[4][6][5]

時空伴隨者

時空伴隨者的概念在中國內地防控冠病毒病時期出現的,最早於2021年見諸於媒體報道,通常,時空伴隨時空交叉時空重合都統一作為一個名詞進行解釋。

該概念在中國內地各地方政府的定義中有所差異,但是通常特指這樣一類人員:與新冠確診者的手機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內(範圍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並且近14天任意一方的手機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的人。身體上擦肩而過或者通信訊號上的漂移,都有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被認定者的健康碼會由綠色變為黃色[7][8][9]

備註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