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密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密集(巴利語:ghaṇa),又譯堅厚,佛教術語,主要使用於南傳佛教中,根源在色聚理論,是色法與名法的性質之一。進行界分別觀時,可以破除密集的假相。
概論
密集,在巴利語中,有緊密,堅硬,厚實的意思。這個單字在阿含經中未出現,最早出現於南傳佛教經典的註釋中,為阿毗達摩使用。
密集的概念起源於色聚,密集為色聚的最小單位[1]。密集是一種概念法,稱為密集想(Ghaṇa-saññā),密集構成了色法的外在形象。在密集之中,包含著究竟色法,一直生滅,但是因為沒有仔細觀察,破除概念法,無法見到真實的色法,因此誤以為色法是真實存在的[2]。
根據經典註釋,色法密集(rupa ghana)分為三種:
- 相續密集(santati ghana):密集中的色法,在剎那間不停生滅。舊的色法消失,產生新的色法,前後相續,因此被誤解為常住不變。經由觀察色法的無常,可以破除相續密集。
- 組合密集(samuha ghana):我們眼見的色法,可分析為眼十法聚,是由許多密集合成。密集中各別存在多個不同的色法,不同的色聚,共同組合而成,共同發揮作用。經由觀察各別色法的自相,可以破解組合密集。
- 作用密集(kicca ghana),因為密集的相續與組合,使人誤解在密集的背後有常住不變的我的。在消除作用密集之後,才能觀察到真正的色法。
修行者經由近行定或安止定,進行毗婆舍那,分別名色,破除密集,就可以看出色法與名法的實相[3]。
名法密集分為四種:
- 相續密集
- 組合密集
- 作用密集
- 所緣密集
Remove ads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