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察南自治政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察南自治政府是1937年至1939年間日本在占領中華民國察哈爾省南部後扶植的傀儡政府。[1]


沿革
1937年8月27日,日本關東軍攜蒙古軍攻占中華民國察哈爾省省會萬全縣的張家口。張家口商會的於品卿投靠日本,組成了張家口治安維持會。9月4日,經過日本關東軍的操縱,在張家口治安維持會的基礎上成立了察南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以張家口作為首府,轄察哈爾省南部的10個縣,所轄人口大約200萬。所轄10個縣是宣化縣、萬全縣、懷安縣、涿鹿縣、蔚縣、陽原縣、赤城縣、龍關縣、延慶縣、懷來縣。[1][2]察南自治政府的施政綱領為「日察如一,剷除共黨,民族協和,民生向上」。[3]
組織
察南自治政府設政務委員若干人,由政務委員在其中推舉二人為最高委員,擔任行政首腦。下設總務處、民生廳、財政廳、保安廳、民政廳。各處設處長,各廳設廳長。日本人在察南自治政府的各級官署均派有顧問,總攬行政大權。在四個廳的廳長中,民生廳、保安廳廳長均為日本人。杜運宇、於品卿任最高委員,於品卿任察南自治政府主席。察南自治政府受日軍在張家口的特務機關長吉岡安直及最高顧問金井章次的直接控制。[1]
- 最高顧問:竹內元平
- 最高委員:於品卿、杜運宇
- 政務委員:於品卿、杜運宇、阮子南、白奎祥(白聚五)、緣智、韓運、鄭仁齋、韓玉峯
- 總務處長:陳玉銘
- 民政廳長:陳玉銘
- 民生廳長:盧鏡如[7]
- 財政廳長:楊金聲
- 保安廳長:高木一也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