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寶應象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寶應象棋,又稱寶應象戲、為牛僧孺於《玄怪錄》〈岑順〉篇描寫唐寶應年間人士岑順的奇遇時所提及之象棋類遊戲,被推論為八世紀唐代的古象棋,與古中國最早的象棋類遊戲[1],乃現在中國象棋的先祖。詳細規則不明,但可推測類同許多古象棋。

元朝,釋念常認為寶應象棋是牛僧孺所改造[2]

有錯誤說法稱1955年出版的《古錦圖案集》收錄一幅唐宋之間、主題為琴棋書畫蘇州織錦,棋盤圖是一張八乘八的黑白棋盤,斷定是寶應象棋的棋盤,並稱為八八象棋[3][4]。但是該幅織錦其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由生產蘇州宋錦的蘇州織錦廠新設計的七彩重錦「琴棋書畫錦」,構圖為主花八瓣如意與和十四瓣如意均勻橫向間隔排列,再各嵌一物,即琴、棋、書、畫、定勝、明珠、太極、如意,並非唐宋古物圖案[5][6],學者指出中國古代並無黑白棋格,是當時清朝受西洋棋傳入而放於織品的近代之物[7]

Remove ads

規則

  • 馬同古印度象棋的馬走法,走的是2*3格的對角線。
  • 有六種棋子,合稱六甲。同時代的棋戲也用此詞,如柳宗元〈龜背戲〉:「八方定位開神卦。六甲離離齊上下。」、道宣《量處輕重儀》:「謂蒲博、博弈、投壺牽道、六甲行成,並所須骰子、馬局之屬。」
  • 開局第三著進車,可知車不像香車,否則這時前進等同廢著,並且第二橫排有空間能讓車橫移他處,進車才有意義。表示初始布置可能同東南亞象棋,是棋子擺於第一、三橫排,以及兵的升變線提前。第一著的馬則是斜移到第二橫排以保護第二著前進的兵。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