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對民主的批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批評民主的言論通常是基於民主的目的、過程和成果。 自古典時期到近代以來,民主一般與「人民統治」,「多數統治」和通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自由選擇政府的選舉聯繫在一起,但並未與特定群體聯繫在一起。[1]
![]() |
民主目的的批評
民主可能損害專業化社會的利益。當鼓勵普通公民參加該國的政治生活,他們有權力通過民主的投票競選和使用新聞程序直接影響政府政策的時候。結果是,政府政策可能會更多受到非專家意見的影響,從而削弱其有效性,尤其是在一項政策在技術上非常複雜,或公眾知情不足的情況下。例如,不能保證那些競選政府經濟政策的人本身就是專業經濟學家,或者在這個特定學科上具有學術才能,無論他們是否受過良好的教育。從本質上講,這意味著民主政府可能無法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但是,有些人認為,這甚至不應該成為民主國家的目標,因為根據該目標,少數人可能會受到嚴重虐待。[2]
民主過程的批評
民主不一定能提供足夠的政治穩定。由於政府通過選舉產生,民主國家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政策往往會經常變化。即使一個政黨長期保持執政權,來自大眾媒體的大肆宣傳,頭條新聞抗議和嚴厲批評往往也會帶來出人意料的政治變局。商業和移民方面政策頻繁變更可能會阻礙投資,從而阻礙經濟增長。由於這個原因反民主人士提出了這樣的想法,即民主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是不可取的,在開發中國家,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是頭等大事。[3]
由於聯盟政府的不穩定,民主也因為頻繁的選舉而受到批評。許多國家(例如印度)在選舉通常形成聯盟,而聯盟的基礎主要是為了實現可行的多數而不是意識形態上的合意。
經濟學家唐納德·威特曼(Donald Wittman)寫了許多著作,試圖對付同事之間普遍存在的對民主的批評。他認為,民主是建立在理性選民,競爭性選舉和相對較低的政治交易成本的前提下的。梅爾策(Meltzer)和理察(Richard)等經濟學家補充說,隨著民主國家工業活動的增加,人民對政府補貼和支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根據中位數選民定理,實際上只有少數人掌握著國家的力量平衡,許多人可能對他們的決定不滿意。他們認為,以這種方式,民主制是無效的。 在這種方式,他們認為,民主國家效率低下。[4]
選民可能未受足夠的教育以謹慎地行使其民主權利。政治家因此可能會利用選民的非理性,並在公共關係和戰術領域而不是意識形態上進行更多競爭,這極易引起暴民政治。儘管反對民主的論據經常被民主的擁護者視為維持或復興傳統等級制和專制統治的嘗試,但為進一步發展論點進行了許多擴展。[3]
民主政體中依然可以發現利用公眾恐懼壓制不同政見。例如在2016年土耳其的清洗後,有超過110,000人被清除,近40,000人被關押。[5][6]
民主成果的批評
根據柏拉圖,在民主制度下,寡頭或商人無法有效地行使權力,人民接管了人們的選舉,選拔了一些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的人。但是,政府給予人民太多的自由,國家將會淪為暴民統治。[7]
許多國家在憲法中限制了立法機構可以通過的法律類型。這些限制中一部分背後的基本思想是,大多數人口及其當選的立法機關經常可能成為少數群體迫害的來源,例如種族歧視和性取向歧視。在1930年代中期和1970年代中期的民主國家瑞典,政府強行為數千名無辜婦女進行了絕育手術。她們由於「精神缺陷」或僅僅因為他們是混血兒(尤其是與薩米人)而被絕育。[8]
參見
參考文獻
拓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