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對Telegram的審查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Telegram應用程式已被多個國家/地區封鎖。

巴林

2016年6月,巴林的一些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被發現屏蔽了Telegram[1]

巴基斯坦

2017年10月,一些用戶報告無法使用Telegram[2],11月17日,由於巴基斯坦電信管理局英語Pakistan Telecommunication Authority的指令Telegram被徹底屏蔽,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巴基斯坦電信有限公司英語PTCL在給用戶的推特回覆中提到了這些指令[3]。截至2023年2月,Telegram在巴基斯坦仍遭到屏蔽。[4]

巴西

2022年3月,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亞歷山大·德·莫賴斯表示,法院多次要求Telegram凍結傳播虛假信息的帳號,但Telegram無視法院裁決、不尊重巴西法律,遂下令在Telegram審查關閉相關帳號前禁止Telegram在本國的運營[5][6]。但該舉措遭到巴西總統波索納洛[7]與巴西司法部長安德森·古斯塔沃·托雷斯英語Anderson_Torres[8]的反對。但是,兩天後,Telegram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打擊虛假信息,最高法院在3月20日撤銷了對Telegram的禁令[9]

2023年4月26日,Telegram因涉及2022年與聖埃斯皮里圖州兩所學校襲擊事件的調查,而被巴西聯邦法院下令封鎖。巴西聖埃斯皮里圖州的聯邦法院要求Telegram提供法院要求的與新納粹頻道有關的數據,但在該平台沒有提供頻道管理員的數據之後,巴西聯邦法院下令暫停Telegram在巴西的服務[10]。Telegram隨後表明將對法院下令Telegram停止在巴西的服務判決提出上訴。執行長帕維爾·杜羅夫 (Pavel Durov)表示,「巴西法院要求提供在技術上無法獲得的數據,也違背其公司保護巴西人的隱私和言論自由的使命」[11]

中國大陸

2015年7月10日後,Telegram的創始人Pavel Durov推特上曾多次說到其服務遭受攻擊[12]

Greatfire的測試結果顯示,Telegram在2015年7月11日已經無法在中國大陸訪問[13],最晚的「未屏蔽」測試結果是在2015年5月21日[14]

2015年7月12日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抨擊709事件中被逮捕的多名維權律師和訪民,稱他們使用Telegram批評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15][16]

Telegram 於同年7月13日在其博客上宣布[17],該服務在該月10至12日受到東亞攻擊者的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18][19]

香港

2019年6月,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香港的很多抗議者使用Telegram這個社交媒體來逃避電子監視,協調他們反對「逃犯條例」的抗議示威活動。[20]11日晚,香港警方以涉嫌「串謀公眾妨擾罪」為由逮捕了某反送中討論群的一名管理員。[21][22][23][20]之後幾日,Telegram遭受「強大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黑客透過發送大量垃圾請求,試圖癱瘓目標伺服器,其中大部分請求被認為來自中國大陸[24][25][26][27][28][29]

2019年10月31日,香港高等法院頒布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非法地及故意地在連登和Telegram等網際網路平台或媒介,傳播、發布或重新發布任何促進、鼓勵或煽動任何人使用或威脅使用暴力的信息,有效期至2019年11月15日。[30]

2020年3月29日,Telegram頻道「開掛之達人」被香港警察指散播仇恨的言論及虛假資訊、煽動暴力、鼓勵不守法,包括教人製造武器、縱火堵路、阻塞鐵路,攻擊警方或持不同意見人士。經調查後,警方於2020年3月27日在屯門拘捕32歲的頻道擁有人,警方指該頻道載有煽動刊物,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10條,將該頻道內的內容刪除,並張貼「此頻道的內容已被香港警察移除」圖片以示公眾。[31]

Remove ads

屢次上載起底資料而被隱私公署考慮封鎖Telegram

2022年5月,據頭條日報報道,私隱專員鍾麗玲透露正考慮就屢次的上載起底資料平台設立黑名單,消息指包括Telegram,隱私公署表示自2019年起,已留意到本港很多起底訊息,不少是從Telegram群組發出,當中大部分涉及政治因素,被起底人士包括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以至一般市民等,揚言公署正積極考慮首次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66L條所賦予的權力,停止或限制市民接達相關平台上有關訊息發布所在的部分,甚至是整個平台不能瀏覽。[32]私隱專員公署回應指不會就個別個案的執法行動作出評論,會視乎有關的起底訊息的數量及頻密性,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減低對受害人的傷害。[33]

伊朗

2015年5月19日,伊朗的電信公司在包括德黑蘭省的部分省份突然屏蔽了Telegram[34][35]

2017-2018年伊朗示威後,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波斯語شورای_عالی_امنیت_ملی決定屏蔽所有社交媒體,包括Telegram[36]。2017年1月13日晚,解除了屏蔽[37][38] 。2018年5月1日,伊朗政府屏蔽了Telegram[39][40],指責它助長了街頭抗議[41]

俄羅斯

2018年3月,俄羅斯最高法院駁回Telegram的上訴,並裁定Telegram有義務授權安全部門獲取用戶的消息等信息[42]。同年4月,因為Telegram一直拒絕交出密鑰,俄羅斯聯邦通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督局(下文簡稱RKN)請求法庭在全國範圍內封鎖Telegram[43] Telegram CEO在2018年5月末帖文表示RKN表示要封鎖Telegram之後,Apple就停止批審Telegram提交的更新版本,導致應用程式在全球所有地區均無法通過更新審查。由於重要的安全補丁和錯誤修復無法更新,iOS用戶處於風險當中[44]。2020年6月19日,RKN宣布解除Telegram禁令[45]

2023年3月1日,俄羅斯政府的媒體監督機構Roskomnadzor宣布封禁了九個外國聊天軟體,其中包括Telegram。[46]

泰國

2020-2021年泰國示威中一些參與者使用Telegram組織集會。2020年10月19日,泰國電視業務和國家電信廣播委員會泰語คณะกรรมการกิจการกระจายเสียง กิจการโทรทัศน์ และกิจการโทรคมนาคมแห่งชาติ被要求屏蔽Telegram[47]

台灣

2024年5月16日,新竹市政府在未經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同意的情況下,以禁止未成年人性影像為由直接要求多個政府單位、學校與業者封鎖telegram,其中國立清華大學已開始封鎖。[48][49]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