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寺內壽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寺内寿一
Remove ads

寺內壽一(1879年8月8日—1946年6月12日),第18任日本首相寺內正毅的長子,日本陸軍將領政治人物伯爵戰後病死於獄中。

快速預覽 寺內壽一, 本名 ...
Thumb
1938年當時寺內壽一(右)。與中支那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陸軍大將(左)

生平

1899年畢業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加入日本陸軍。曾經派往德國工作,曾任軍事學院講師,過後擔任第5師團長、朝鮮軍參謀長台灣軍司令官。

1935年10月升為將軍,兩年後任廣田弘毅首相內閣中的陸軍大臣。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

組建731部隊

根據一份1936年9月的日軍參謀本部的命令中顯示,當時裕仁發佈的「軍令陸乙第41號」令提到「朕命令制定並實行陸軍軍醫學校職員兼職為關東軍防疫部(即731部隊)職員之事的方案」,日軍參謀總長載仁親王即以此向陸軍大臣寺內壽一,下達執行命令。寺內壽一由此開始成立731,後來該部隊的組建,為實施戰爭罪行埋下伏筆。

籌組王克敏政權

占領了中國華北大片領土後,寺內壽一企圖組建華北「新政權」,但不是像滿洲國的地方性政權,而是取代南京國民政府的中央政權。但是日軍大本營考慮到國民政府的親日派,所以對誘降國民政府還抱有一線希望,並不急於馬上與蔣中正決裂。本來寺內壽一一面強硬地遊說日軍大本營,一面著手王克敏政權的籌備工作,不過最後還是仍全面侵華。

1937年9月4日,根據陸軍省8月12日通過的《華北政務指導綱要》,寺內壽一命令特務機關長喜多誠一「指揮所屬部員對軍方作戰的後方地區(包括冀東)執行各有關政務事項,統轄指導中國方面的機關,為使該地區成為實現日、滿、華合作共榮的基礎而進行各項工作」,正式扶持傀儡。

改派南洋

1941年11月6日,寺內壽一任南方軍總司令,開始執行由山本五十六策劃的太平洋戰爭計劃,山下奉文即是其屬下。他與山本五十六的海軍聯合艦隊相配合,發動了震動世界的太平洋戰爭,從越南西貢直搗新加坡

日軍占領整個東南亞之後,把南方軍總部設在新加坡。寺內壽一升為元帥,於1944年5月把總部轉移到菲律賓,由於受到同盟國反攻的威脅,再把總部轉移到越南的西貢。1945年4月10日,寺內壽一接到緬甸被同盟國軍隊收復的消息後中風,無法在1945年9月12日向聯軍最高統帥路易斯·蒙巴頓勳爵投降,令板垣征四郎代表他出席簽署投降書。1945年11月30日在西貢親自向蒙巴登勳爵投降,關押於馬來亞半島柔佛州

戰後與死亡

1946年6月12日因腦溢血死於柔佛州令金當時的戰犯關押處——英國人的喜京斯別墅,死時67歲,判決前病死。

Thumb
頭城忠魂碑

參考文獻

更多資訊 軍職, 官銜 ...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