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兒經

以阿拉伯字母書寫的中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儿经
Remove ads

小兒經小兒錦ثِیَوْعَرݣٍْ[1],簡稱小經消經,是運用阿拉伯字母拼寫漢語(特指蘭銀官話中原官話)的非正規書寫系統[2],主要由中國境內信奉伊斯蘭教回族東鄉族撒拉族用於教導啟蒙兒童學習《古蘭經》,是歷史較悠久的漢語拼音文字[3]

快速預覽 小兒經, 類型 ...

小兒經文字與其他阿拉伯字母文字系統一樣,從右向左讀寫。與維吾爾語文字的寫作方式相同的是在運用阿拉伯字母時,要求標出所有的元音。然而多數運用阿拉伯字母來書寫的語言(如阿拉伯語波斯語烏爾都語)僅標出長元音。這有可能是因為漢語對元音音位的重視,所以小兒經在為漢字標音時採取《古蘭經》中贅餘地標示短元音的方式來為漢字標出準確的讀音,而不是像維吾爾語僅用長元音來代替短元音。小兒經文字卻並不標出聲調。這並沒有導致日常使用中出現較大的混淆。

Remove ads

名稱

小兒經不僅是一套不規則的文字系統,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東、北京天津以及東北地區普遍稱之為「小兒經」,簡稱「小經」或「消經」(「消」字在當地有「複習」的意思)。然而在以及西北地區則稱之為「小兒錦」,簡稱「小錦」。[3]東鄉族稱之為「東鄉文」或「回回文」。撒拉族稱之為「撒拉文」。居住於中亞的東干族在使用拉丁文字和西里爾文字前曾經也用過與小兒經相似的阿拉伯文字,稱之為「回文」。[4]

關於「消經」這名稱的來源,學者們持有兩種看法。中國西北地區方言中有「消一消」這種說法,就如「消化」一般,意思就是「複習複習」。一種說法便是學徒們在教堂學完後,用小兒經來「消一消」阿訇所講的阿拉伯文經文。這樣來說,用漢語的「消經」則與古阿拉伯語的「本經」成對比。[5]新疆有給《古蘭經》手工加注多餘元音符號的習慣,寫出來的經文便稱為「消經」。另一種說法認為小兒經在輔音字母上加注元音符號的複雜特徵,使得人們給予了「消經」這稱謂。

中國華北一帶,人們普遍認為小兒經是在漢語拼音注音符號前,回民為了教育啟蒙學童學漢字正音的一種工具,之所以得稱「小兒經」。中國西北地區有「小兒錦」這種稱呼,學者們普遍認為是「小兒經」的訛讀。那裡的人們也常把-[ŋ]韻尾寫成-[n]韻尾。

Remove ads

起源

伊斯蘭教自公元7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唐朝以來,遷進了不少以阿拉伯語波斯語為母語的民族[4]百年後、這些民族中國當地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現在的回族元朝期間,朝廷還專門在國內各個行省設立「回回國子學」和「回回國子監」這類學習兼研究回回語言文字的正式機構,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3]伊斯蘭教為了《古蘭經》的經義不在翻譯中變義,要求其教徒以傳統阿拉伯語的原文來閱讀《古蘭經》。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從小(5、6歲)就需要去經堂學習阿拉伯語與《古蘭經》經文。這些學徒的漢字水平並不高,並且常常是住在教育水平、生活水平較低的村鄉。中國的不少教徒為了背記《古蘭經》,常常在自己的筆記中用阿拉伯字母來拼寫漢語,也時常用這種方式給阿拉伯語經文中的生單詞加上漢語註解。[5]由此一套用阿拉伯字母來書寫漢語的文字系統逐漸地形成了。目前發現小兒經文最早的實物印證是在現陝西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寺內的元代碑刻:碑上用阿拉伯語刻著《古蘭經》經文,並在底部用小兒經拼寫出刻碑者人名與修建此清真寺人員的人名。碑文撰於伊斯蘭教曆740年,即公元1339年7月9日至1340年6月26日間。[3]

Remove ads

使用

Thumb
1899年在塔什干出版的一部伊斯蘭專著。阿拉伯語原文下面補充用小兒經標記的漢語譯文。

小兒經可分為「經堂式」與「現代式」二類。「經堂式」是清真寺經堂裡的學徒和阿訇用來作簡單筆記的小兒經系統。「經堂式」摻加著不少阿拉伯語、波斯語的特殊伊斯蘭教單詞,從來不摻加漢字。這個系統較為標準,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文字系統;「現代式」是回民用在日常書信中的小兒經系統,經過了一番更革,字母的拼法被簡化,在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單詞間還常常摻加簡單的漢字,是一種阿、漢混合書寫體系。[3]這種文字習慣在書寫的人與人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書寫者按照自己對阿拉伯語、波斯語字母的認識,配上自己方言的發音,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書寫系統。一般的情況下只有寫信的與收信的可以看懂,外人看不懂。

現代

Thumb
雲南省建水縣曲江麻栗樹村的小兒經、中文和英文(拼音)三文路牌
Thumb
西寧出版的《伊斯蘭信仰問答》書頁,其中包括小兒經-漢字音譯表,還有一段小兒經文字。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開放與漢字教育在鄉村的普及,小兒經的使用已漸漸地消失了。[4]自1980年代中期,中國內外有不少學者開始了對小兒經的研究工作。他們常常去中國西北地區作實地考察,搜取並收集用小兒經書寫的文品(其中南京大學民族與邊疆研究所「小經」課題研究小組的收藏最為全面),而且還採訪了當地認識小兒經的居民。[3]這些學者發現小兒經失去了已往在經堂教育中發揮的用途,而卻多用於親人的書信中。很多親人、朋友用小兒經來寫密信,不懂小兒經的外人讀起來很難認懂。

東干語

清代末年遷入中亞的回族,即俄國人所稱之東干族,在1927年以前亦使用小兒經為書寫文字。1927年後蘇聯創制了以小兒經為基礎的回族文字,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1953年又改爲西里爾字母(參見:東干語)。

字母系統

小兒經擁有36個字母,其中4個用來表示元音音素。這包括著借自阿拉伯語字母系統的28個字母,借自波斯語字母系統的4個字母與2個字母變體,和4個小兒經特有的字母。[4]

聲母與輔音

下表展示了輔音列表,以及兩個輔音代表相同聲母的情況,順序為 注音符號[1][6]

ب
B b
پ
P p
م
M m
ف
F f
د
D d
ت / ط
T t
ن
N n
ل
L l
ق
G g
ک
K k
ح / خ
H h
ݣ (د)1
J j
ک (ٿ)2
Q q
ث
X x
ج
Zh zh
چ
Ch ch
ش
Sh sh
ژ / ر
R r
ز / ظ
Z z
ڞ
C c
س / ص
S s
ی
Y y
و
W w
ء / ا / ع
零聲母
  1. 臨夏市 手稿中,「د」 比 「ݣ」 更常用,以更好地匹配當地方言的發音。
  2. 臨夏市 手稿中,「ٿ」 比 「ک」 更常用,以更好地匹配當地方言的發音。
更多資訊 字母, ■ ■ ■詞尾 詞中 詞首 形式 形式 形式 ...
Remove ads

附加輔音

此列表中的輔音字母要麼是小兒經地方變體中較少使用的替代品,要麼是小兒經文本中專用於書寫外來詞的常見阿拉伯語或波斯語字母。

更多資訊 字母, ■ ■ ■詞尾 詞中 詞首 形式 形式 形式 ...
Remove ads

[1][7][6]

更多資訊 字母, 漢語發音 ...

【注】淺藍色的虛線圓圈()代表著輔音字母的位置。

阿拉伯語波斯語單詞的元音均依照相對語言的拼寫規則拼寫。表示長元音,但不表示短元音。 阿拉伯語的號雖可以在阿拉伯語、波斯語單詞上省略,但用於漢語單詞時不能省略。 例外是一些常用的漢語單音節字上可以省略號。例如:「的」、「和」在強調性下分別寫成 دِ ﺣَ ,非強調性時寫成 دْ ﺣْ ,但也可以省略地寫成 د 。 同樣,表示-[ŋ]韻尾的號也常會被人們寫成。 代表長元音「-ā」的在多音節的漢語單詞中可以省略為表示短元音「-ă」的號。

小兒經略同漢語拼音,一個詞寫在一起,詞與詞用一空格分開。

阿拉伯語的號用於漢語單詞時,表示著單字的重複,相當於日文的「」號。

標點符號可用阿拉伯語標點符號,可用漢語標點符號,也可混著使用(漢語句號、頓號,阿拉伯語逗號、引號)。

Remove ads

音節列表

更多資訊 按漢語拼音排列, A ...


Remove ads

例句

這是《世界人權宣言》的第一條,分別用小兒經、漢字和漢語拼音來表示:

  • 小兒經
    • «ژٍّ شٍْ عَر زِیُوْ، زَیْ ظٌیًا حَ کِیُوًالِ شَانْ ءِلِیُوِ پِیٍٔدٍْ. تَامٌ فُیُوْ لِثٍْ حَ لِیَانْثٍ، بِیٍٔ یٍ ءِ ثِیٌدِ قُوًاثِ دْ ݣٍْشٍ خُثِیَانْ دُوِدَیْ.»
  • 漢字
    •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互相對待。」
  • 漢字與小兒經文字音節的匹配:
    • ژٍژٍشٍْعَرزِیُوْزَیْظٌیًاحَکِیُوًالِشَانْءِلِیُوِپِیٍٔدٍْتَامٌفُیُوْلِثٍْحَلِیَانْثٍبِیٍٔیٍءِثِیٌدِقُوًاثِدْݣٍْشٍخُثِیَانْدُوِدَیْ
  • 漢語拼音
    • Rénrén shēng ér zìyóu, zài zūnyán hé quánlì shàng yílǜ píngděng. Tāmen fù yǒu lǐxìng hé liángxīn, bìng yīng yǐ xiōngdiguānxì de jīngshén hùxiāng duìdài.

相關文獻

小兒經主要用於伊斯蘭教的教導工作,用小兒經出版的宗教類書籍也必然占多數。小兒經的讀物大多是《小經古蘭》類的三文合一(阿拉伯文,中文,小兒經)《古蘭經》。綜合來說,出版物可分為宗教問答、宗教經文、阿拉伯語語言學習、與工具書四大類。在注音符號漢語拼音的發創之前,回民的不少字典、詞典都使用小兒經為漢字注音。其中由《中文消經雙解噶兌新字典》和《滿倆字典》最典範、最流行。以下是一個不完整的列表列出了一些用小兒經「經堂文」書寫的文獻:

問答類

  • 《伊斯蘭信仰問答》甘肅省臨夏縣、中阿出版社發行。64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伊斯蘭教信仰問答》馬天民著。甘肅省臨夏市、堡子清真寺發行。26頁小兒經-中文對照與54頁阿拉伯文。
  • 《伊斯蘭婦女月經教律問答》馬天民著、馬希慶譯。甘肅省臨夏市、堡子清真寺發行。1996年1月。80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中文翻譯。
  • 《婦女月經教律問答》馬天民著、馬希慶譯。
  • 《伊斯蘭教禮拜封齋問答》馬天民著、馬希慶譯。甘肅省臨夏市、堡子清真寺發行。37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與21頁中文翻譯。
  • 《伊斯蘭信仰問答》穆罕默徳·穆撒·阿布都里哈克目印編。青海省西寧市、北關街清真寺發行。133頁。小兒經—中文對照,附有小兒經—漢語拼音—阿拉伯字母對照表。
  • 《伊斯蘭信仰問答(第二版)》穆罕默徳·穆撒·阿布都里哈克目印編。青海省西寧市、北關街清真寺發行。小兒經—中文對照,附有小兒經-漢語拼音-阿拉伯字母對照表。
  • 《伊斯蘭禮拜封齋問答》43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回教常識問答》曼蘇爾著、陳克禮譯。1948年。59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伊斯蘭教條切實問答:中阿小經對照》以素夫阿訇。青海省西寧市東關清真大寺出版。1998年。90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伊斯蘭教義學誠信問答》青海省西寧市、北關街清真寺發行。32頁。小兒經全文。

宗教讀本

  • 《小經古蘭》甘肅省臨夏自治州東鄉縣。337頁阿拉伯語原文與347頁小兒經翻譯。
  • 《回教必遵》154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小經開達尼》1988年刊。133頁。大部分為小兒經,部分為阿拉伯語。
  • 《雜學》130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
  • 《雜學》田玉祥。寧夏回族自治區。1995年刊。157頁。阿拉伯語,小兒經註解。
  • 《雜學全本》472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
  • 《雜學全本中阿對照》馬維成編。1999年刊。491頁。小兒經—阿拉伯文—中文對照。
  • 《脫離之路》1990年(1974年初版)。106頁。小兒經—阿拉伯文對照。
  • 《最新口語小經淡比海》曹奴海編譯。1993年5月。160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經海拾貝(小經)》2001年。207頁。小兒經全文。
  • 《經海拾貝(小經)》2001年。214頁。小兒經—中文對照。
  • 《小經穆斯林指南》曹奴海編譯。1998年。196頁。小兒經全文。
  • 《小經東熱那歲黑乃》馬繼良譯。甘肅省臨夏市。1998年。206頁。小兒經全文。
  • 《小經穆安比哈其》馬繼良譯。1989年。89頁。小兒經全文。
  • 《足如分都木而》1992年(1962年初版)。131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
  • 《常用都哇禮拜念詞》青海省西寧市北關街清真寺發行。78頁。小兒經—中文—阿拉伯文對照。
  • 《常用都哇禮拜念詞(譯本)》42頁。小兒經漢語譯文—阿拉伯文原文。

語言學

  • 《古蘭經讀法規則》12頁小兒經與22頁中文。
  • 《古蘭經讀法規則》1998年。32頁。小兒經與中文。
  • 《阿語基礎註解》馬良駿著。66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
  • 《阿拉伯語語法初學》28頁。小兒經介紹阿拉伯語語法。
  • 《經堂語詞法·語法》曹奴海著。甘肅省臨夏大西關清真寺附屬發行。1995年。小兒經介紹阿拉伯語語法。

工具書

  • 《古蘭經詞典》1988年。91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中文消經雙解》1992年。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中文消經雙解噶兌新字典》蘇生傑著。甘肅省三甲集大場。1996年。227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中文消經雙解伊娃雅儀字典》1994年。199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中阿雙解字典》李殿君著。初版1955年(上海穆民經書公司)。312+186頁。
  • 《中阿對照滿倆字典》1992年。51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滿倆字典:中阿對照》1983年。51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侯賽尼大辭典》虎嵩山講授、虎學良編。平涼市清真大寺發行。324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委寡耶字典:中阿對照》1982年。92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中阿對照伯亞尼字典》四川省。1984年(1989年再版)。76頁。阿拉伯語—小兒經—中文對照。
  • 《者倆來尼字典》105頁。阿拉伯語—小兒經對照。

參考文獻

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