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國(英語:Small power)是指國際體系中,權力資源及影響力不如大國中等強國的國家。

定義

如同大國中等強國微型國家一樣,小國沒有很明確、通用的定義。最常作為小國劃分依據的一個因素是人口,一些觀點認為,小國是人口規模低於1000萬的主權國家[1]。亦有觀點從國家安全角度認為,小國是在特定時期下,由於缺少足夠的資源,難以自助而必須通過其他途徑實現安全的國家行為體[2]羅伯特·基歐漢提出過一個定義:小國的領導人認為它不能單獨或通過小集團的行動對體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羅伯特·羅思坦(Robert L. Rothstein)給出了另一個定義:小國認為它不能主要通過運用自身力量來獲取安全,必須依賴其他國家、制度或進程[3]

小國列表

以下是小國列表[4],所有被列出的國家皆被學者或專家承認其小國的地位。

小國論壇組織

总结
视角

小國論壇(FOSS)是聯合國的一個自願、非正式和非意識形態的國家集團,由新加坡於1992年創立。自成立以來,新加坡一直擔任 FOSS主席國。小國論壇向人口少於1000萬的國家開放,儘管一些成員國自加入該組織以來人口已超過這一水平。[12] 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周泰樹於1991年上任,他表示,聯合國小會員國面臨的三大缺點令他震驚:

首先,小國,特別是那些不屬於公認集團的小國,經常被排除在談判的密室之外……其次,與第一點相關的是,小國通常缺乏對聯合國內部情況的深入了解;除非它們擁有一支非常活躍的外交官團隊。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傳統上,小國在聯合國主要機構和聯合國專門機構理事會中的代表比例一直不足。這是因為小國很難當選這些機構和機構的成員。我在1991年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ECOSOC) 選舉中觀察到,大國在第一輪投票中就輕鬆當選。較小的國家則不得不爭奪剩餘的席位。[13]

新加坡召集成立了FOSS的核心小組,成員包括:

核心成員
 巴林
 巴貝多
 波札那
 吉布地
 維德角
 加彭
 宏都拉斯
 牙買加
 馬爾他
 蒙古國
 巴布亞紐幾內亞
 新加坡
 蘇利南
 突尼西亞
 烏拉圭
 萬那杜

[13][14]

現有成員國
 阿爾巴尼亞  賴比瑞亞
 安道爾  利比亞
 安地卡及巴布達  列支敦斯登
 亞美尼亞  立陶宛
 奧地利  盧森堡
 亞塞拜然  馬爾地夫
 巴哈馬  馬爾他
 巴林  馬紹爾群島
 巴貝多  茅利塔尼亞
 白俄羅斯  模里西斯
 貝里斯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貝南  摩爾多瓦
 不丹  摩納哥
 玻利維亞  蒙古國
 波赫  蒙特內哥羅
 波札那  納米比亞
 汶萊  諾魯
 保加利亞  紐西蘭
 蒲隆地  尼加拉瓜
 維德角  北馬其頓
 柬埔寨  挪威
 中非  阿曼
 葛摩  帛琉
 哥斯大黎加  巴拿馬
 克羅埃西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
 賽普勒斯  巴拉圭
 捷克  卡達
 丹麥  盧安達
 吉布地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多明尼加  聖露西亞
 薩爾瓦多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愛沙尼亞  薩摩亞
 史瓦帝尼  聖馬利諾
 斐濟  塞內加爾
 芬蘭  塞爾維亞
 加彭  塞席爾
 甘比亞  獅子山
 喬治亞  新加坡
 格瑞那達  斯洛伐克
 幾內亞比索  斯洛維尼亞
 蓋亞那  索羅門群島
 海地  蘇利南
 宏都拉斯  瑞典
 匈牙利  瑞士
 冰島  塔吉克
 愛爾蘭  東帝汶
 牙買加  多哥
 約旦  東加
 科威特  千里達及托巴哥
 吉爾吉斯  突尼西亞
 寮國  阿聯
 拉脫維亞  烏拉圭
 黎巴嫩  萬那杜
 賴索托  尚比亞

數據比較

就人口方面來說,小國普遍人口較少,就經濟方面來說,小國普遍經濟體系較小,但小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未必不如大國中等強國,例如盧森堡冰島汶萊。人口數據來自2017年7月的世界概況[15]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來自2018年IMF的統計[16]

更多資訊 國家, 人口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