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島嶼開發中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島嶼開發中國家(英語: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簡稱:SIDS)是指一些小型低海岸的國家。這些國家普遍遇到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包括領土面積較小、日益成長的人口、有限的資金、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較弱和過分依賴國際貿易。它們的經濟發展因為高額的通訊、能源、運輸費用,過小的領土面積導致的昂貴的公共事務管理和基礎設施數量少而被限制。

「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在1992年6月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被定義為一個開發中國家集團。1994年制定的巴貝多行動綱領旨在幫助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小島嶼開發中國家」裡只有新加坡被視為已開發國家。其他國家都被視為開發中國家或最低度開發國家。
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列表
目前,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列出的57個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分屬於三個地區:加勒比海、太平洋、AIMS(即非洲、地中海、印度洋和南海)。上述每個地區皆有一個地區性合作體,分別是加勒比共同體(Caribbean Community),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以及印度洋委員會(Indian Ocean Commission),許多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是這些合作體的成員。此外,大多數(但非全部)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是小島嶼國家聯盟的成員,該聯盟在聯合國系統內發揮著為小島嶼開發中國家遊說和談判的功能。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