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憩之女

臺灣畫家李梅樹的畫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憩之女
Remove ads

《小憩之女》(日語:憩ふ女)是臺灣畫家李梅樹在1935年期間所完成的油畫作品,該作品描繪一名女子坐在藤椅上的情景。被視爲李梅樹的代表作之一,於同年第九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特選第一席。[1]

快速預覽 小憩之女, 藝術家 ...

歷史

Thumb
《編物》(1935年),同以劉曾妹為模特之畫作。[2]

1935年,李梅樹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後返回臺灣,開始在家鄉三峽一帶展開活動。此時期,他以其哥哥劉清港之子劉山田的妻子、即他的姪媳劉曾妹為模特[3],於自宅庭園中完成《小憩之女》。除此畫作外,李梅樹曾多次以劉曾妹為模特繪製了多幅系列畫作。[4]

《小憩之女》完成後,李梅樹將這幅作品送往第九屆臺灣美術展覽會參展,並獲「特選」第一席及「臺展賞」榮譽,並獲得獎金100圓。此畫在展出期間受到多數評審的正面評價,其中日本版畫家宮田彌太郎對此畫作表示:

李梅樹的《小憩之女》,似乎安逸於官學派的寫實,但技巧非常確實。[5]

該畫後由李梅樹紀念館收藏,至今仍在該博物館展示。

作品內容

《小憩之女》是李梅樹根據自己親自拍攝的照片改作而成。當時李梅樹習慣在作畫前先拍攝人物,並根據需要合理搭配不同景物進行創作。[6]畫中,一名少婦端坐在藤製躺椅上,畫面旁側擺放著陶缸及散落於地板上的印刷畫冊,畫冊中包含西方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如文森特·梵谷嘉舍醫師的畫像》、保羅·塞尚的《吸菸者》[7]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浴女英語Les_Grandes_Baigneuses_(Renoir)》。背景庭園則選用西洋風格的噴泉,凸顯出當時新時代西式文化影響下的景象與氛圍。[8][9]

在這幅作品中,李梅樹巧妙地將本土元素與西洋風情融為一體,畫面中的構圖細緻且空間表現複雜,此外,作品在題材上延續了印象派畫作的精神,著重描繪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休閒情景上。[10][1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