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津安二郎

日本电影导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津安二郎
Remove ads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日本知名導演編劇。1923年進入松竹映畫的蒲田攝影所當攝影助理,在1927年正式升格為導演。在1937年至1939年和1943年至1945年期間,他曾兩次入伍參加日本侵華戰爭,這也成為對他個人評價的一片濃厚陰影。早期他廣泛的拍攝各類影片,其中又以青春喜劇類居多。戰後則主力於以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為主的小市民電影,尤其以《晚春》、《東京物語》為他一生中的代表作。此外他以低視角仰視拍攝方式獨樹一格,也成為後來許多導演的效法學習對象。在電影領域,他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他的《東京物語》在《視與聽》雜誌中常被評選為最偉大電影的前三名。[1]

快速預覽 小津安二郎, 導演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Remove ads

生平

1903年12月12日,小津安二郎生於東京深川一丁目,他和他的兩個兄弟在三重縣松阪市接受教育,他的父親在東京日本橋經營一間海產肥料店。小津大概3歲時,曾患腦膜炎,發高燒、昏迷了好幾天,母親表示「就算要用自己的命作為代價交換,我也會把你治好。」拼命的找醫師看病,才救回他一命。1916年,小津開始在宇治市上中學,那時的他是個成績平凡(小學時成績優異,國中開始轉差)、讓人傷腦筋的頑皮孩子。他在上學期間便養成了酗酒及看電影的習慣。1920年,學校發生男學生寫信(情書)給低年級少年示愛的事,信中文字露骨,後來東窗事發被師長查獲,簡稱「稚兒事件」。小津因為多次違反校規,又曾參與此事受牽連,遭到停學處分,並被趕出了學校宿舍(小津終其一生都對開除他的舍監耿耿於懷)。從這時開始,他住家裡,從自家坐車通勤上下學,外出也自由了,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出門看電影。

除了有幾項才能之外,小津安二郎在一個離名古屋有些距離的小山村中取得一個老師助理的工作。那段時間他一直在酗酒,他的父親給他錢去還喝酒欠下的債。小津安二郎回到東京工作,他的叔叔了解到他對於電影的喜愛,便把他介紹到松竹株式會社的一位管理人Teihiro Tsutsumi那去工作。不久後成為一個助理攝影師。但在1923年的日本,從事電影業並不是很牢靠的工作,很多年輕電影人最終都失去了信心和熱情。作為助理攝影師,他經常要搬運設備。在成為大久保忠素日語大久保忠素的導演助理後,不到一年,小津安二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電影《懺悔之刃》,電影拍攝於1927年。

1937年,被日本帝國陸軍徵召。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小津安二郎在中國戰場待了兩年,他駐紮在南京,1939年被派往漢口,同年六月退役回到日本。1943年再次入召,派往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作為戰俘被遣返回日本。小津曾參加過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戰役及其他戰役,他的一些日記中記錄了他的戰爭經歷[2];其中包括他與他的小組曾使用化學戰、侵犯慰安婦,以及其他違反《日內瓦公約》的事跡(儘管日本已於1933年退出國際聯盟)。

Thumb
拍攝《東京物語》時的小津安二郎(前排左手插腰者)與演員原節子

從第一部電影《懺悔之刃》到1962年上映的《秋刀魚之味》,小津安二郎共導演了54部電影。1953年的《東京物語》是他最為人知的作品。雖然小津拍的電影主題大多是反映中產階層的家庭生活,但小津終身未婚。小津一生都十分敬愛他的母親,可謂事母至孝。1963年12月,小津因喉癌去世,享年60歲。他與母親共用的墳墓位於鎌倉圓覺寺,墓碑上沒有名字,只有一個字「無」。[3]

Remove ads

歷年導演作品

更多資訊 年份, 作品名 ...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