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靈通漫遊未來

叶永烈1978年作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灵通漫游未来
Remove ads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一部中文科幻小說,作者葉永烈,是中國大陸文革後出版的第一本原創科幻小說。

快速預覽 小靈通漫遊未來, 作者 ...

歷史

該書寫於1961年,當時投稿至少年兒童出版社,不料遭到退稿。談到退稿原因時,葉永烈說,「因為當時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這樣的描述未來燦爛前景的小說與艱難困苦的現實格格不入。」該書直到1978年才得以在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之後立即引起轟動。大概至今仍然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科幻小說,當時印了一百五十萬冊,改編的連環畫又印了一百五十萬冊,加起來有三百萬冊。[1]

葉永烈又在1984年續寫了《小靈通再游未來》。2000年作者又續寫了《小靈通三游未來》,少年兒童出版社把《小靈通漫遊未來》《小靈通再游未來》《小靈通三游未來》合併為《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出版,並於2002年12月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2009年該書再版,加入大量新注釋。

內容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通過一個心明眼亮的小記者小靈通漫遊未來市的所見所聞,描繪未來科技的發展。書中提及飄行車、生產蔬果的「農廠」、家用機器人和人造月亮等等新奇事物。

這其中,有些事物已經變成現實,如:「嵌在眼睛裡的眼鏡片」——隱形眼鏡,「通話時可看見對方的電話」——可視電話等等。有的甚至已經超前一步,如「電傳機」,現在的電子郵件已經大大超前於它。

有些即將變成現實,如飄行車。有的已經成為現實、但未普及推廣,如「生病可以直接換人造器官」。

而有些尚待21世紀去實現,如「天聽人話」——根據需要控制啨雨;「縮睡椅」——在上面睡覺一小時相當於睡八小時;記憶移植技術等。

評論

劉慈欣評論:「葉永烈是1980年代中國科幻繁榮時期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作家,自己是讀著他的作品長大的。「,《小靈通漫遊未來》」描寫的是科技的光明一面,用生動的故事描述科學給人們帶來的美好願景。現在的科幻作品變得更加複雜,更多地描繪科技的陰暗面,類似葉老師的作品,幾乎已經見不到了。」[2]

韓松評論:「將中國人的物質和技術欲望推至登峰造極的,是《小靈通漫遊未來》。它就是一個時代「中國夢」的代表。」[3]

影響

「小靈通」後被UT斯達康註冊為文字商標,用於在中國大陸推廣其PHS技術。這一創意來自作者葉永烈之子葉舟,當時葉舟在UT斯達康工作。[4]

獲獎

  • 1980年,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1954-1979)一等獎[5]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