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艷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艷秋(1933年8月19日—),台灣桃園市人,本名簡秀綢。小艷秋為其藝名,她是1950年代台灣知名女演員。
生平
小艷秋為原生家庭次女,出生後即由鄰居收養。17歲時,養父母基於經濟因素,送她加入由養母二姊經營的日月園新劇團培訓成為台柱,受到觀眾喜愛,其藝名小艷秋即為劇迷引用京劇旦角程艷秋的名字而來。鄭政雄(鄭東山)導演加入日月園新劇團後,讓小艷秋更具知名度,於1956年首次參與台語電影演出,在郭柏霖導演的《桃花過渡》擔任女主角[1]。翌年主演由白克導演的《瘋女十八年》為小艷秋代表作。本片讓她在1957年第一屆「台語片影展」中被選為「觀眾票選十大影星銀星獎」。爾後,小艷秋前往香港參與廈語片演出,是第一位赴港拍片的台灣女演員[2]。
1959年,小艷秋與醫師朱保羅結婚,婚後息影。
演出作品
- 1956 《桃花過渡》
- 1957 《瘋女十八年》
- 1957 《海邊風》
- 1957 《火葬場奇案》
- 1958 《阿蘭》
- 1958 《明知失戀真艱苦》
- 1958 《合歡山上》
- 1959 《羅小虎與玉嬌龍》
- 1960 《秋怨》
- 1960 《孤女報母仇》
- 1960 《羅小虎與玉嬌龍(完結篇)》
參考資料
- 小艷秋 - 台灣電影筆記[永久失效連結]
- 小艷秋 Hsiao Yen-Chi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 台灣電影數位典藏中心
- 台灣影視歌人物誌 1950-196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行政院新聞局出版,頁44-49。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