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號協奏曲 (海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瑟夫·海頓 (Joseph Haydn) 於1796年他64歲時為小號演奏家安東·魏丁格 (Anton Weidinger) 創作了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Concerto per il Clarino)。它是小號曲目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也是海頓最受歡迎的協奏曲之一。[1] 魏丁格在1800年3月28日首次演奏本首協奏曲。[2]
整部樂曲旋律十分輕快、活潑、歡樂。按照快、慢、快的原則佈局。全曲光輝四射,富於青春活力,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小號輝煌燦爛的音色特性。
第1樂章:快板,主題先由第1小提琴奏出,再以全合奏方式來結束第1主題。接著出現的第2主題,又以全合奏的終結樂句,十分簡潔。主奏的呈示部,再由小號重新吹奏主題。
第2樂章:行板,絃樂器首先奏出西西里舞曲節奏的主題,小號再跟著重復1次。在本樂章中,小號與全樂隊互相對應,而造成轉調的效果。
第3章:快板,有兩個主題以迴旋奏鳴曲形式呈現。絃樂器一同奏出主題,接著全樂團又將主題重複一次,樂曲才轉到主題二,十分有活力的樂句結束了樂隊呈示部。接著主奏小號吹奏出歡樂的主題,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小號在高音區吹奏出嘹亮的音色,此段充分的發揮小號的特色。結尾再現部,重新奏出第一主題,並且直接把樂曲帶進終結部。
Remove ads
在大眾文化中
在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綜藝節目《歡樂今宵》中沈殿霞所主演的喜劇小品《上海婆》,本樂章的旋律被用於主題曲《尋晚夜個上海婆鬧我》之中。[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