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后星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后星
Remove ads

福后星(25 Phocaea,/fˈsə/)是一顆太陽系小行星帶內側區域的石質小行星,直徑約75公里。這顆小行星是福后星族小行星的母體,由讓·沙科納克於1853年發現,以古希臘城市福西亞命名。

快速預覽 發現 [1][2], 發現者 ...
Remove ads

發現和命名

福后星於1853年4月6日由法國天文學家讓·沙科納克在法國南部的馬賽天文台發現[2]。這顆小行星以古希臘城市福西亞命名,福西亞是今日土耳其的福卡馬賽的創始人正是來自此地[3]。小行星的命名意見由法國天文學家班傑明·瓦爾茲英語Benjamin Valz提出[3]

分類和軌道

福后星是福后星族(701)的母體以及命名來源。福后星族是主小行星帶內側由石質小行星組成的大型小行星族[5][21]:23

福后星以距離太陽1.8至3.0天文單位的軌道繞太陽運行,周期為3年9個月(1,358天)。其軌道偏心率為0.25,相對於黃道傾角為22°[1]。該天體的觀測弧始於1860年3月在維也納天文台,距其在馬賽的正式發現觀測約7年[2]

物理特性

福后星在托倫分類法SMASS分類法中均被歸類為S-型石質小行星[1],其他研究者也將其歸類為這種類型[19]

2010年,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魯塞斯的奧根梅薩天文台對該小行星進行光度觀測,得出其光變曲線周期為9.9341 ± 0.0002小時。光變曲線最深最小值附近的亮度隨相位角的變化而變化,這是陰影延伸到表面不規則處的結果[15]。此外,研究中還獲得了幾條其他的光變曲線[4]雷達設備也加入了對福后星的研究[22]

根據紅外天文衛星IRAS、日本AKARI衛星和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NEOWISE任務的測量結果,福后星的直徑在61.05至83.21公里之間,其表面反照率在0.189至0.350之間。[8][9][10][12][13]

小行星光變曲線協作連結(Collaborative Asteroid Lightcurve Link)採納了IRAS得到的結果,即反照率為0.2310,基於絕對星等7.83,直徑為75.13公里。[4]

福后星質量為(5.99 ± 0.60)× 1017千克,平均密度為2.21±0.44克/立方厘米,大約介於石灰石和混凝土/礫石的密度之間。[11]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